花绒寄甲赣南种群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研究

来源 :2015年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q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的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关系,可为人工批量繁育提供依据.利用光照培养箱,在17、20、23、26和29 ℃ 5 个恒温条件下饲养花绒寄甲,对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花绒寄甲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花绒寄甲卵、幼虫、茧蛹的发育速率均与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卵期、幼虫期、茧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6.34、15.63和11.31℃,有效积温分别为75.19、69.44和312.50日度.
其他文献
污染生境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特性对土壤污染程度有指示作用。九龙江流域工业、农业以及水产养殖的排放大量的铜(Cu)和镉(Cd)蓄积于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
红树林是地球碳储量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因此,它的碳储量研究逐渐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本研究以广东英罗湾和中国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例,利用样地调查结合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空间尺度,探讨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变化。
红树林是海岸潮间带滩涂生长的被海水周期性淹没的乔木或灌木植物群落。近年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不断遭到人们的侵扰和破坏。红树林作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群生长动态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会议
植物胎生现象是指有性生殖产生的种子不经休眠或短暂的休眠即在母体上发育成幼苗,然后再脱离母体完成繁殖的行为,以红树科植物最为明显。胎生被认为是长期适应滨海复杂环境的结果。过去对这一特殊繁殖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生态方面,其发生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
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于1979年从美国引入到中国,经过30多年的人工种植和自然扩散,已大面积传播到中国沿海滩涂,其爆发规模远大于世界其他地区。并在最近10多年入侵到东南沿海的红树林区,影响红树林的更新和潮间带的物种多样性,成为我国红树林保护和恢复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之一。
红树林湿地是世界上单位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能够持续固定有机碳,对于全球碳平衡和海岸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在我国红树林典型分布区——广东湛江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的高桥核心区,选择两条样线上不同潮位的6个样点的土壤沉积柱进行理化分析,基于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测定有机碳含量,通过放射性同位素210Pb 进行沉积物定年来推演沉积率,并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埋置率进行分析。
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给我国森林资源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开展森林灾害分析,有利于把握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规律,为预测和防治森林灾害、制定差异化防灾救灾财政政策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1991-2010 年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数据为基础,研究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征,借助主成分分析对31 省(市、自治区)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
本文记述了黄缘疣胸沫蝉Phymatostetha punctata Metcalf et Horton、蜀凹大叶蝉Bothrogonia shuana Yang et Li、凹大叶蝉Bothrogonia terruginea(Fabricius)、眼斑宽广蜡蝉 Pochazia discreta Melicha、山茶光沟实蝇Euphranta(Rhacochlaena)camelliae Ito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性生态破坏和能源危机日益突出,森林可持续经营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但受限于林业国内配套林业融资机制的匮乏,林业融资渠道的创新和多样化成为各国共同的议题。本文通过介绍国外林业投资基金、森林资源资产证券化等林业商业性融资的创新机制和模式,分析总结其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期为进一步拓展我国林业商业融资渠道提供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