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二律背反:在可能与不可能之间--“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解读之三

来源 :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y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如跳出提喻之后去把握阿多诺的这对二律背反命题,那么它应该涉及到更深广的内容,也应该触及到一个更形而上的终极追问:奥斯威辛之后艺术是否可能.事实上,只要注意一下阿多诺遗著《美学理论》((A)sthetische Theorie,1970)中开头那句话,就会明白他终生都在面对着这一理论难题:"时至今日,不言而喻的是,所有与艺术相关的东西都并非不言而喻,更非无须思考.有关艺术的所有东西,诸如艺术的内在生命,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甚至艺术的存在权利等等,均已成了问题。; 而这些原来不成问题的问题如今之所以成了问题,很大程度上都与奥斯威辛之后艺术是否可能这个元命题有关。也就是说,当阿多诺在艺术层面展开一系列的思考时,这个元命题应该是他思考的逻辑起点。因此,弄清楚这个元命题中阿多诺后来追加的意义,是理解其他艺术问题的关键。在奥斯威辛之后艺术是否可能的问题上,阿多诺显然一直被两股截然相反的力量拉扯着。当他意识到奥斯威辛和文化工业的前后夹击,全面管理的社会已然来临时,“艺术之不可能”的警钟便在他耳边长鸣。阿多诺说:“目前的处境不再为艺术提供空间——这就是关于奥斯威辛之后诗歌的不可能性之说法的含义——然而它又需要艺术。”‘这番说辞应该是他吃透了艺术与现状之关系后的痛切之言。然而,当他看到贝克特、策兰等艺术家的不懈努力时,他似乎又获得了某种安慰,“艺术之可能性”的正题才有了一个落脚点。阿多诺在《美学理论》中曾经说过:“‘必须继续下去(Il faut continuer)——贝克特《无法称呼的人》中的这个结尾句所浓缩的便是这种二律背反的本质:从外部看,艺术己显得是不可能的了;而就其内在的层面而言,艺术又必须继续下去。”《无法称呼的人》中完整的结尾句是“必须继续下去,我不能继续,我将继续。”这一表达或许可以更全面地展示阿多诺在面对艺术的二律背反时的困惑、犹疑、否定中的肯定、肯定中的否定等等矛盾状态。而就在这种矛盾和纠结中,阿多诺走向了生命的终点,留下了一部几近完成却还没有最后定稿的《美学理论》。
其他文献
借用费希特的时间概念,文学批评的历史也可以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概念脉络中的批评史”,一种是“编年史意义上的批评史”。前者展示是文学批评意识演进的内在理路、内在秩序,关注的是体系自身的整体性与连续性,这种整体关联常常借助于概念、范畴、命题之间的逻辑论证,以同一类型或相同形态呈现;后者则主要关注文学批评史上文论家与文论流派以及思想体系之间前后相继、先后相生的意义关联,这种意义关联常常借助于个案的研究,
晚近二十余年,被指出现了一种"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倘若不狭隘地理解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是有存在合法性的.它是文学理论自觉的表现,是现代社会知识分化及理论自反性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对现实文学/文化变化的积极回应."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对于具体的文学研究也不无方法论的启示意义.在工具理性占支配地位的今天,探讨"什么是好的文学理论"问题,虽然也是一种"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但它能
革命文学的倡导者通过重新定义文学与知识分子,获得了规划文学发展的领导权;并运用强大的批评力量,刻画了知识分子的小资产阶级面相,成功实施了对于知识分子的驱离.这发展了革命文学理论,但却忽视了知识分子的专业特性与公共特性,造成了轻视知识分子与文化的后遗症.
李健吾曾经评论废名的小说"有句与句间最长的空白"、"废名先生的空白,往往是句与句间缺乏一道明显的桥的结果".笔者在阅读《桥》的过程中,发现小说中出现了一个独特的标点符号的使用:即"——"(破折号),其出现的频率之高远远超出现当代其他作家.经过细读这些"——",笔者认为,《桥》中这一符号的使用已经超出了它基本的符号功能,而直接参与了小说文本意义的建构;"——"号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恰好承担起了李
波德莱尔关于“应和”、关于“美”、关于色彩的理论与思想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尤其是以绘画为出发点的现代诗人更是感同身受,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努力实践着他的理论。闻一多、艾青、李金发等这些曾深受西方现代艺术洗礼的青年便是这样的诗人。他们强调绘画与诗的融合,关注对生活美的独特表达,挥洒浓烈的色彩,使之于主题完美地契合,他们的文本的确呈现出相当浓厚的色彩意象。“一个人越是富有想象力,越是应拥有技
《春秋》笔法作为文化话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指孔子修订《春秋》时寄寓的"微言大义"和褒贬书法,后者指经学、文学、史学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入研究和广泛运用《春秋》笔法而形成的一种思维、表达、沟通与解读的基本范畴和规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话语言说方式、意义建构方式和话语解读方式.近现代以来,《春秋》笔法不仅并未随着经学在现当代的消失而消失,而且在中国现当代政治斗争、广告策划、文化诉求中也产生了深远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关注民族民间文化的主要目的在于,把它们看作人类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透过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可以发现各自的民族性格及其文化特质.马恩研究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还有着强烈的现实目的,即通过发掘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及其文化价值借以批判资本主义时代的精神文化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对古希腊完美人性的赞美及同时提出古希腊艺术具有永久魅力.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影响下的艺术的异化状况进行对比
李长之"感情的型"理论中包含着启蒙主义的人文精神,对中国现代美育理念的发展起了弥足珍贵的作用,然而借对古代先贤的传记批评来阐释其美育中的人文内涵,文化英雄与精英情结某种偏执又阻碍了他超越审美自律的乌托邦,"人生艺术化"的理想目标也因切断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源泉而易被悬置、孤立与封闭,难以拓展其美育的社会与政治功能,而在后一维度上,雷蒙·威廉斯的"情感结构"理论中包含的美育观念或许可以让人们在美感的公
文化与文学理论的百年国际性对话,确实唤醒了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和文论中的某些东西,但这些东西主要是与西方同质性的,而本土文化、文学和现实中那些异质性构成则仍然处于沉睡之中,甚至还被更深地障蔽压抑,这是今天必须正视的问题。但这并不是、也不应该是文化和文论国际对话的必然结果。随着对话的深入,随着这种对话中中国学者本土意识的强化,长期被障蔽和压抑的那些本土社会、文化和文学中的异质性问题一定会被唤醒,会进入
文学理论如果不对古典文学经验进行有效阐释,就只是一堆未启封的工具,难以进入中国经验的核心。对考据式的文学研究而言,理论或许可以抛弃,或者留待查看,有条件地加以使用。但对于“人文科学”意义上的中国文学研究而言,关于古典文学的理论研究,恐怕是不可缺少的。当然,这个任务首先应该落在文艺学专业的头上。在这个混乱和暖昧充斥于思想的时代,中国文学研究如果要走一条清醒的道路,为社会发展和个体心灵的成长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