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题材新年画管窥

来源 :2017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i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画是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民俗具有明显的传承性特征.“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连续性;同时也是指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民俗的传承过程即是民俗文化的发展变迁过程.民间年画是民俗的载体,民俗为民间年画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其他文献
在建国后,红色主旋律文化影响下,此类影视作品也成为影视文化市场上的重要“产品”.红色主流作品,贯穿了国家主流意志,不差经费,不差宣传。但却受到了市场的排斥,观众的无视,大量
本文特别强调了在保护与传承非遗时,不要忽视挖掘和推广它们在民族学、人类学方面的价值,认为文化与精神层面的内涵才是非遗的核心基因;文化的个性和特质才是最根本最有长远
近年来,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始终以创新为先导,坚持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规律、积极作为,通过开展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位一体”保护示范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人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时至今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要不断推进传统文化形式与当下生活的融合,在传承其核心技艺或精髓的基础上开拓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仅仅限于进入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绝不仅仅是技艺、技巧、技术,它还有智慧、创意,还有最重要的文化核心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用
农村文化礼堂是传承农村优秀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农民群众寄托情感、培养情操、提升境界的精神家园,是一项综合性的文化惠民工程.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生
传统节日,作为传承民族精神,维系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民间习俗.而在当今社会,如何让传统节日逐渐回归百姓节日生活,让公众开始重新认识传统文
《广东汉乐曲库》的编辑、出版,是广大汉乐工作者实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成果,是中国民族音乐在21世纪发展的新成就.科学地保护广东汉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的
潜山弹腔被称为“京剧的母体艺术”,为安徽省稀有剧种之一;程长庚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他幼年随父学戏,通过吸收潜山弹腔曲调基因,经不断的浸润融合,最终孕育出
本文站在艺术人类学的视野下,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艺术形式入手,按类型不同总结出了各自的风格特点,从中提炼出既有历史文化感又有时代潮流感的审美特点,以非物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