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匀场技术在头颈部的应用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zi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MR日常扫描工作中遇到的因磁场不均匀而导致的图像变形或信号不均现象,探讨增加局部容积匀场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以优化图像质量,利于疾病诊断.方法:仪器为1.5T西门子avnto MR仪,选取磁敏感型伪影敏感性较高的两类序列平面回波序列(头部弥散序列)及梯度回波序列(颈部增强检查横轴位t1-vibe-fs序列)观察,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头部弥散序列图像变形、信号不均匀明显者 30 例,颈部增强检查横轴位t1-vibe-fs序列图像信号明显不均匀者 35例,所有病例检查部位均无铁磁性等可影响磁场均匀度的物质干扰磁场.在常规自动匀场扫描发现图像质量影响诊断后,立即重新扫描,且打开高级容积匀场,并把匀场范围尽量缩小至扫描兴趣区大小,其余参数不变.结果:30例头部弥散序列的变形现象及信号不均匀现象有所减轻,35例颈部压脂信号不均匀现象有30例得以纠正,另5例在减少成像层数后也得以纠正,图像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静磁场的均匀性通常情况下是较高的,但是当人体进入磁体后,不同的物质会有不同的磁化率.颅底因空气与组织交界,交界面物质的磁化率不同,容易引起磁化率突变而至磁敏感伪影,对于弥散序列而言其敏感性足以引起图像变形及信号不均匀;颈部因脂肪含量丰富,部位形状不规则,导致静磁场不均匀,拉莫尔频率与空间位置编码梯度受到影响,出现序列信号减低及频率选择性脂肪抑制效果不完全.自动匀场一般情况下能有效纠正静磁场的均匀度,而对于颅底、颈部等易致磁敏感伪影及压脂不均匀等静磁场相关性伪影现象效果不理想,小范围的容积匀场比自动匀场更能提高静磁场的均匀度,从而纠正静磁场相关性伪影,对提高头颈部扫描的图像质量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探索运用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联合VSD技术对感染创面常见细菌的杀菌效果,为临床选择、应用高锰酸钾持续冲洗联合VSD技术治疗复杂感染创面提供理论依据。
会议
会议
目的初步探讨关节镜下多入路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游离体形成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为2010年10月~2014年4月就诊我院的13例确诊为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游离体形成患者,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35岁,中位数42岁,左侧5例,右侧8例,均有肘关节慢性劳损史,无外伤史,无神经牵拉损伤症状。
目的:本研究运用一种新的方法-前柱轴位透视法来研究髋臼前柱的最大螺钉直径,并验证前柱轴位片在协助置入经皮前柱拉力螺钉的可行性。

会议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矫形加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0月我科10例脊柱侧弯患者行该手术治疗,本组病例中女8例,男2例,年龄13-18岁,平均年龄15岁,患者均有剃刀背畸形,两侧肩胛不等高Cobb角平65度(40~95度)。
目的:研究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维生素D的浓度,并分析缺乏维生素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503例手术患者,术前均常规测定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浓度,以血清25[OH]D的浓度评估维生素D的含量。
目的:探讨四肢关节部位双能量 CT 痛风结石成像存在伪影类型及如何降低人为因素产生的伪影.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因四肢关节部位肿痛行双能量 CT 扫描患者(87例)资料.两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对图像独立进行评价,判定双能量痛风石图像上有无伪影.结果:按痛风伪影有无分为:71例患者(81.6%)出现床面板伪影,60 例患者(69.0%)的双能量痛风石图像出现指(趾)甲伪影,
目的:提高对小儿先天性股动静脉瘘的认识 方法:对1例小儿双侧股动静脉瘘诊治经验进行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 结果:该例患儿经介入栓塞与手术治疗,随访一年未见局部皮肤坏死、脱落,患肢无运动功能障碍,发育未见异常。 结论:小儿股动静脉瘘极为罕见,双侧股动静瘘尚未见报道,但小儿股动静脉瘘应及早诊治以防止并发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