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振动训练结合血流限制对肌肉适应性的影响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体能训练分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327315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全身振动(WBV)训练结合血流限制(BFR)训练结合的方法,研究此训练方法对受试者肌肉质量、力量和耐力的影响。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全身振动训练(WHOLE BODY VIBRATION)振动训练是一种新兴的训练方法,是一种让受试者借助于振动平台的振动刺激的作用下使人体产生适应性反应的外界干预的方法。近些年来该方法在国内外的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获得了积极的治疗和训练效果。如今振动训练更是被广泛运用在大众健身、竞技体育、康复医疗、美容美体等众多领域。(1)这种非自主意识的肌肉收缩,会比自主意识所控制的收缩还要多,表示会产生更大的力量。(2)进行振动刺激时,肌电讯号(EMG)有观察到明显的提高。(3)利用振动机所产生的机械性的刺激产生加速的力量并作用于人体上。(4)这种力量使得肌肉延长,而这种外力的讯号会被人体肌肉内一种叫做"肌梭"视物器官所接受,而肌梭将会由中枢神经系统传送讯号到肌肉产生非自主意识控制的肌肉收缩。加压运动法(KAATSU TRAINING)又称加压训练法或限制血流运动,它是指使用专业的加压绑带,对身体上肢或下肢的根部施加一定的压力,使血液循环受到适度控制,并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低强度运动的方法。加压训练可以刺激肌肉生长、改善肌肉功能改善肌萎缩、增加骨骼肌力量,在体育馆、健身房、医院、康复中心等地方广泛应用。实验法20名没有运动经验的成年人被随机分配到全身振动(WBV)搭配血流限制(BFR)组(5名男性和5名女性)和全身振动(WBV)组(5名男性和5名女性)。全身振动(WBV)组的参与者进行10组间歇全身振动训练(WBV),每天20分钟,每周3天,持续8周。10组练习均采用统一动作深蹲来完成,每两组增加一次负重,因考虑到在全身振动过程中人体平衡性等问题,所以选取较为安全的较低强度分别采取10%1RM、20%1RM、30%1RM、40%1RM搭配振动来进行训练。全身振动(WBV)搭配血流限制(BFR)小组的参与者进行和全身振动训练(WBV)小组一样的训练,和全身振动训练(WBV)小组不同的是在大腿近端固定上的尼龙材质的加压带。因考虑到受试者无运动经验,参照参照伊藤义昭在2016发表的根据对不同年龄、人群、血流限制部位进行加压训练时推荐的压力,捆绑压力选取40mmHg,充气压力选取130mm Hg。实验前通过测试对受试者最大力量等信息进行采集与实验结束后进行对比。本实验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估计大腿肌肉质量,因考虑到受试者均无运动经验,采用间接测试法推算一次重复最大(1RM)腿部力量,并在训练前后测量肌肉耐力。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仅在全身振动(WBV)搭配血流限制(BFR)组中,经过8周的训练后,大腿肌肉质量显著增加(3%)。而在全身振动训练(WBV)组中肌肉质量并没有发生显著性的变化。同时,训练后两组的1RM腿压和肌肉耐力均显著增加(P<0.05)。协方差分析显示,全身振动(WBV)搭配血流限制(BFR)组的1RM腿部力量和肌肉耐力的增加显著高于全身振动(WBV)组腿部压力:11.1%,两组的肌肉耐力:分别为48.84%和15.19%。总之与单独接受全身振动(WBV)组相比,接受全身振动(WBV)搭配血流限制(BFR)组训练可以增加大腿肌肉质量、最大力量和肌肉耐力。研究结论:全身振动(WBV)搭配血流限制(BFR)训练可能是一种可行的策略,可以提高以前未受过训练的参与者的肌肉质量、力量和耐力。而仅搭配振动训练仅在提升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方面有所帮助,且效果并没有搭配效果好。目前这两种训练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但是搭配两种训练方法的研究却很少,两种训练方法结合的弊端还有待研究与,因此必须要在安全的强度范围内进行。对高危人群进行研究时必须有特殊人群专业人士和医师进行指导,由于本研究的实验人去群及数据较少,对两者结合的训练方法的生理机理缺少实验证据,其重复性长期性、安全性需要更多的论据来进行支持。目前两个训练方法在国内外大量开展与应用,希望本研究为两种训练方法结合的模式能为国内其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在幼儿教育阶段培养孩子们学习专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幼儿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为幼儿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在良好的课堂秩序中激发幼儿专注力”“在科学的自主训练中强化幼儿专注力”“在有效的实践活动中维持幼儿的专注力”“在教师循循善诱中延续幼儿专注力”四个方面,阐述了蒙氏教育理念在培养幼儿专注能力中的应用途径,借此给工作在一线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参考。
通过对两起杂物电梯剪切事故的分析,得出了杂物电梯剪切事故产生的原因。采用机械防剪切保护装置与逻辑控制程序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具备自动救援、电气故障锁定和误动作识别功能的防剪切杂物电梯。该杂物电梯可有效防止轿厢处于平层位置门开启状态时因轿厢意外运行或人员违章操作导致的剪切事故。
区块链跨链技术是不同数字资产交换的核心技术,是用于解决不同区块链之间价值交换的问题。哈希时间锁定合同算法(HTLC)是使用最广泛的区块链跨链算法,传统的HTLC算法虽然能保证交易双方的原子操作,但需要两条链都支持智能合约,存在交易时间长、安全性低和违约成本低等问题。在保证资产交易原子性的前提下,通过设置加密机制和违约惩罚机制对HTLC算法进行改进,增加了违约成本,优化了跨链交易性能,并将其应用于积
研究目的:近年来,血流限制训练(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BFRT)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方式受到人们关注,BFRT的特点是以较低强度的运动便能促进肌肉生长和增强肌肉力量,通常与低强度阻力训练、有氧运动结合使用。已有研究证明BFRT在肌骨损伤康复人群中应用有良好的作用,对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有益处,但多数研究探讨的是BFRT对肌肉适能的影响,较少有研究关注其对本体感
将凝胶性能互补的莲藕与鱼糜有机结合,探究工艺配方中莲藕/鱼糜配比、马铃薯淀粉、食盐对鱼香藕丸品质和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鱼香藕丸最佳生产配方。结果表明,原料配方对鱼香藕丸品质有显著性影响,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鱼糜添加量65%、淀粉添加量17%、食盐添加量2%。在该工艺条件下制作的鱼香藕丸硬度适中,弹性较好,成型性好,有鱼鲜味,且莲藕香味浓郁。
载人航天飞行必须应对失重暴露可能造成的一系列不良生理影响,运动锻炼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失重对抗策略。但传统的运动锻炼方案耗时大,且对运动器械的硬件要求高。血流限制(BFR)与运动锻炼相结合,只需较低的负荷即可改善肌肉结构和心血管功能。较低的训练负荷可有效降低运动损伤风险,同时降低对运动器械设备的性能配置要求。本文系统综述了BFR训练的作用机制、潜在风险及应对,提出基于小负荷的BFR训练可作为当前基于运
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讨了老旧住宅小区加装电梯的社区协商机制建设。通过前期资料及数据的收集,进行了3级编码,建立老旧住宅小区加装电梯社区协商机制的扎根理论模型;根据该模型分析了社区协商机制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为保证高速公路加宽中新旧路水稳基层的施工质量、减少不均匀沉降,以实际工程为例,以不同浓度的水泥浆为主要黏结材料,采用“涂、抹、滴、灌”等工艺实现新旧水稳基层的拼接,通过现场检测验证工艺的实际效果。
无缆电梯是未来电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分析无缆电梯的专利申请状况,包括专利申请时间趋势、全球及中国主要申请人排名、全球公开专利地域情况、专利技术主题分布、专利技术功效多个维度。基于专利分析的结果,给出中国电梯企业未来发展建议。
通过对电梯运行原理进行分析,探讨了电梯紧急救援涉及的主体以及救援机制,介绍了电梯救援的典型操作方法,为电梯紧急救援工作提供指引,从而共同保障电梯乘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