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全身振动(WBV)训练结合血流限制(BFR)训练结合的方法,研究此训练方法对受试者肌肉质量、力量和耐力的影响。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全身振动训练(WHOLE BODY VIBRATION)振动训练是一种新兴的训练方法,是一种让受试者借助于振动平台的振动刺激的作用下使人体产生适应性反应的外界干预的方法。近些年来该方法在国内外的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获得了积极的治疗和训练效果。如今振动训练更是被广泛运用在大众健身、竞技体育、康复医疗、美容美体等众多领域。(1)这种非自主意识的肌肉收缩,会比自主意识所控制的收缩还要多,表示会产生更大的力量。(2)进行振动刺激时,肌电讯号(EMG)有观察到明显的提高。(3)利用振动机所产生的机械性的刺激产生加速的力量并作用于人体上。(4)这种力量使得肌肉延长,而这种外力的讯号会被人体肌肉内一种叫做"肌梭"视物器官所接受,而肌梭将会由中枢神经系统传送讯号到肌肉产生非自主意识控制的肌肉收缩。加压运动法(KAATSU TRAINING)又称加压训练法或限制血流运动,它是指使用专业的加压绑带,对身体上肢或下肢的根部施加一定的压力,使血液循环受到适度控制,并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低强度运动的方法。加压训练可以刺激肌肉生长、改善肌肉功能改善肌萎缩、增加骨骼肌力量,在体育馆、健身房、医院、康复中心等地方广泛应用。实验法20名没有运动经验的成年人被随机分配到全身振动(WBV)搭配血流限制(BFR)组(5名男性和5名女性)和全身振动(WBV)组(5名男性和5名女性)。全身振动(WBV)组的参与者进行10组间歇全身振动训练(WBV),每天20分钟,每周3天,持续8周。10组练习均采用统一动作深蹲来完成,每两组增加一次负重,因考虑到在全身振动过程中人体平衡性等问题,所以选取较为安全的较低强度分别采取10%1RM、20%1RM、30%1RM、40%1RM搭配振动来进行训练。全身振动(WBV)搭配血流限制(BFR)小组的参与者进行和全身振动训练(WBV)小组一样的训练,和全身振动训练(WBV)小组不同的是在大腿近端固定上的尼龙材质的加压带。因考虑到受试者无运动经验,参照参照伊藤义昭在2016发表的根据对不同年龄、人群、血流限制部位进行加压训练时推荐的压力,捆绑压力选取40mmHg,充气压力选取130mm Hg。实验前通过测试对受试者最大力量等信息进行采集与实验结束后进行对比。本实验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估计大腿肌肉质量,因考虑到受试者均无运动经验,采用间接测试法推算一次重复最大(1RM)腿部力量,并在训练前后测量肌肉耐力。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仅在全身振动(WBV)搭配血流限制(BFR)组中,经过8周的训练后,大腿肌肉质量显著增加(3%)。而在全身振动训练(WBV)组中肌肉质量并没有发生显著性的变化。同时,训练后两组的1RM腿压和肌肉耐力均显著增加(P<0.05)。协方差分析显示,全身振动(WBV)搭配血流限制(BFR)组的1RM腿部力量和肌肉耐力的增加显著高于全身振动(WBV)组腿部压力:11.1%,两组的肌肉耐力:分别为48.84%和15.19%。总之与单独接受全身振动(WBV)组相比,接受全身振动(WBV)搭配血流限制(BFR)组训练可以增加大腿肌肉质量、最大力量和肌肉耐力。研究结论:全身振动(WBV)搭配血流限制(BFR)训练可能是一种可行的策略,可以提高以前未受过训练的参与者的肌肉质量、力量和耐力。而仅搭配振动训练仅在提升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方面有所帮助,且效果并没有搭配效果好。目前这两种训练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但是搭配两种训练方法的研究却很少,两种训练方法结合的弊端还有待研究与,因此必须要在安全的强度范围内进行。对高危人群进行研究时必须有特殊人群专业人士和医师进行指导,由于本研究的实验人去群及数据较少,对两者结合的训练方法的生理机理缺少实验证据,其重复性长期性、安全性需要更多的论据来进行支持。目前两个训练方法在国内外大量开展与应用,希望本研究为两种训练方法结合的模式能为国内其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