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在固定床中气化行为的研究

来源 :2006中国生物质能科学技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中,以固定床为气化反应器,对生物质水蒸汽气化的特性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气化介质水蒸汽为一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汽,由一定流量的氮气载入反应体系内.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采用杨木屑作为气化原料时,气化温度,浸泡催化剂类型,水蒸汽加入量等主要参数对气化产物气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气化温度,适当的催化剂类型(陕西白云石)及水蒸汽加入量(水蒸汽饱和温度为48℃),对气化反应有利.最高的氢产量:89.21mL/15min是在反应温度为900℃,水蒸汽饱和温度为48℃,浸泡陕西白云石催化剂的状态下得到的.
其他文献
本文以"沈农甜杂2号"甜高粱为原料,通过不同固定化粒子填充率水平下的酒精发酵试验,结果显示,固定化粒子填充率为25%时为较适的填充率水平,在此条件下,总发酵时间为8h,酒精得率为89.16%;通过在此条件下的固定化酵母和游离态酵母的发酵甜高粱茎秆汁液的对比试验显示,固定化酵母酒精发酵总的发酵时间较游离态酵母缩短近2/3,固定化酵母发酵的酒精得率为85.34%,而游离态酵母发酵的酒精得率为81.02
本文讨论了异养小球藻的发酵培养和利用固定化脂肪酶合成小球藻生物柴油的技术路线.在5L发酵罐中,异养小球藻经过底物补料过程和pH、DO控制过程细胞密度成倍增加.以正已烷为溶剂高效提取藻细胞内的油脂.固定化脂肪酶(Candidiasp.99-125)催化小球藻油脂的甲酯化反应,当温度为38℃,醇油摩尔比为3:1,甲醇分三次流加,酶用量为75%(相对于小球藻油脂量),3倍于油脂量的正己烷作溶剂,含水量1
目前地球上能源的供应主要依赖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资源有限性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等众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能源消耗大省,但却是能源生产小省.目前,生物质原料的高效生产是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重点和难点.江苏省有近1000万亩沿海盐土滩涂资源,发展适应这些土地资源的油料植物对促进江
本文根据大米草的组成成分特性,利用热解气化技术,针对原料富含钾、钠、氯等元素引发碱金属问题,确定了合适的气化工艺并对气化炉的结构性能进行优化改进,将原料中的碳、氢等元素转化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通过净化处理后,成为优质、廉价的清洁能源,同时针对大米草燃气的燃烧特性,对采暖供热锅炉和燃气内燃发电机组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实现了气、电、热三联供.依托本技术,可以建设独立的、完整的、资源-能源-
本文分别采用浸渍法、湿混法制备了以γ-Al2O3和MCM-41为载体的固体碱催化剂(K2O/γ-Al2O3、K2O/MCM-41、K2CO3/γ-Al2O3和K2CO3/MCM-41).以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为模型反应,对所制备的固体碱催化剂的酯化反应活性进行了评价,并在筛选出的酯化反应活性较高的K2CO3/γ-Al2O3催化剂上,对生物油催化酯化改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油经催化酯化改质
本文对国内外采用甲烷制氢的原理、常规方法及改进的新工艺等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等离子体发生器对甲烷重整制备氢气的产率、成本等有很重要的影响,反应物中的O/C比率直接影响等离子体的效果.等离子体催化裂解甲烷制备纳米碳管和氢气的质量和氢气含量密切相关,在催化合成大量纳米碳管的同时,每克催化剂还可以得到3072mmol的H2产量.利用钙基吸附剂及时分离二氧化碳大大促进了氢气产率和纯度的提高,因此碳酸盐的煅烧
本文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O为活性组分的整体式催化剂,通过在750℃时,对模拟生物质粗燃气连续进行26h的催化重整反应,考察了整体式催化剂对模拟生物质粗燃气催化重整的性能.结果表明,在整体式催化剂作用下,26h的反应中CH4的平均转化率在88%,在22h达到90.5%.合成气H2/CO的值保持0.95左右,反应时间为3h时,达到最高的1.0.CO2的转化率在92%左右,实验12h达到最高的95%.实
本文主要对环模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机影响成型的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及试验研究,给出不同生物质原料、粒度、含水率、环模孔长径比等因素与颗粒成型率及吨料电耗的关系,找出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最佳成型条件.
本文通过测定紫色非17硫细菌F1,F5,F7,F11,紫色硫磺细菌S7,S9和紫绿色硫磺细菌L6活细胞吸收光谱,发现F1,F5,F7,F11具有相似的吸收特性,在375和590nm处有最大吸收,S7,S9具有相似的吸收特性,在380和490nm处有最大吸收,L6在590nm处有最大吸收.分别采用中心波长为400nm、470nm、540nm、600nm、700nm,带宽为100nm的太阳光,进行光合
本文对纤维素催化重组获得的产物通过GC和GC-MS技术分析表明,气相产物是以CO2,CO和H2为主,油相产物多为含氧化合物,脱氧催化剂添加可以降低气相产物的含氢量,,因而提高了油相产物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