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沉积的层状矽卡岩及其共生的喷流型矿床——以大兴安岭中南段为例

来源 :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m9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兴安岭中南段是我国北方著名的、也是唯一的锡-多金属成矿带.区内广泛分布燕山期陆相中-酸性火山岩和花岗质侵入岩,其次为二叠系火山-沉积岩系.区内90%的金属矿床集中产出在二叠纪地层中,地层中产出整合的层状矽卡岩,与其共生的层状金属矿体一道显示热水沉积成因的各种特征,从而提出了一个问题:海底热水喷流沉积作用能否形成这种整合层状的矽卡岩层?或者仅仅是岩浆热液选择性顺层交代的结果?本文对其中部分矿床的矿石和共生的矽卡岩开展了初步的地质学、岩相学、矿物学和组构学研究,就其热水沉积成因的可能性提出了一定的证据.
其他文献
文章从铀的来源、迁移和沉淀富集等方面论述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提出了该铀矿化氧化还原-油气还原-热改造多重作用叠加的"叠合铀成矿模式".
麦兹火山-沉积盆地铅锌矿、铁矿成矿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矿床的主成矿于早泥盆世火山喷发旋回间歇期,不同的矿化受不同期次火山喷流沉积控制,Pb-Zn矿床产于中晚期火山喷发间歇的沉积岩中,盆地海水对火山岩的淋滤作用对Pb、Zn的成矿作用更具意义.盆地内铅锌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在-20.6‰~-10‰间;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黄铁矿的δ34S值在-3.2‰~+10.7‰间,矿床属火山-沉积岩容矿的块状硫化
新疆阿尔泰南缘晚古生代火山岩区分布着多个多金属成矿带,阿舍勒和可可塔勒是最著名的两个.矿床地质研究表明,产于下-中泥盆统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大多具有VMS型矿床的特征.通过对研究区内的火山岩及成矿物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从以幔源为主,过渡到壳源物质的混入逐渐增加.结合成矿带内各主要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笔者认为阿舍勒铜锌矿产于与俯冲有关的弧内(弧间)盆地环境,可可塔勒铅锌矿、蒙库
新疆东天山头苏泉-大南湖岛弧和康古尔塔格缝合带北部发育一系列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形成沿着深部断裂构造发育的岩体带,并产有多个铜镍硫化物矿床.本文总结了矿体在岩体中的含矿部位,指出构造通道对富矿体的赋存部位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从岩体岩相特征来看,含矿较好的岩体具有单期多次或多期多次脉动式侵入特征.含矿岩体的主量元素特征明显,Al2O3、TiO2、MgO等主要氧化物和m/f、m/s比值等参数对成矿的
柴达木盆地西部卤水资源丰富,特别是第三纪油田卤水富含K、B、Li等资源,储量巨大,具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以资源丰富,区域代表性强的柴达木盆地西部茫崖拗陷油墩子-南翼山背斜构造单元的油田卤水为主要研究对象,地表盐湖、晶间卤水为参比,分析了其基本水化学特征及锶同位素数据,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卤水的成因、演化和物源信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卤水资源,评价资源开发潜力有一定指导意义.
东准噶尔双泉-带韧-脆性剪切带是在板块结合带基础上,形成于陆-陆碰撞体制.在330~265 Ma期间,受挤压伸展体制转换影响,先后经历了韧、脆性构造变形.区域上金矿时、空与韧-脆性剪切构造密切相关.韧性剪切变形形成的里德尔剪切构造系统中的各类裂隙,是后期脆性变形阶段易再次发生变形的部位,也是金矿集中产出的有利构造空间.金矿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中水为变质成因水;矿石等稀土特
在新疆苏吉泉花岗岩所含的团块状石墨中发现许多纳米级的锥状矿物,经高分辨电镜附带的能谱分析其化学成分为碳,电子衍射和高分辨像分析表明其为纳米石墨锥.在高分辨电镜观察基础上,讨论了纳米石墨锥的形成机制.根据花岗岩三元长石温度计计算,花岗岩中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形成温度分别为540~650℃、480~950℃和650~940℃,花岗岩形成压力为5110×105~8780×105Pa.
本文以铜陵矿集区燕山期盖层变形为参考,建立上软下硬的多层塑性物理实验模型,并使其经历了先压后剪的递进变形,以解析板内变形中表层褶皱的演化特征.结果发现表层褶皱与下部褶皱演化特征完全不同,下部褶皱以早期整个区域尺度大型一级褶皱的末端顺时针旋转而形成"S"型褶皱,而表层褶皱主要是模型边部发育的小型褶皱的旋转、延伸、焊接而形成"S"型褶皱,从而表层一级褶皱的主体形态比下部褶皱更为复杂.由于所处层位的不同
本文在研究贵东-诸广山复式花岗岩岩体区域地质质背景、岩体产状、岩石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花岗岩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等分析数据,应用岩石化学图解和同位素等多种特征信息,综合分析和判别贵东-诸广山产铀花岗岩成因类型主要为陆壳重熔改造型(S型)、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主要为造山带后碰撞型.这种造山带后碰撞引发的地壳重熔或同熔的花岗岩,其物质成分以地壳组分为主,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具有镉异常富集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镉主要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闪锌矿中,极少量以硫镉矿、镉银黝铜矿出现在氧化带和混合带中,是次生作用的产物,没有形成有价值的工业堆积.通过对不同矿段、不同矿石类型、不同载体矿物的镉分布规律研究,推断出矿体产出的相对位置,判断出各种矿石类型和主要矿物的成生序列,为成矿作用研究提供了新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