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uarius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通心络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发生发展及其能否降低脑梗死复发。 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通心络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通心络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粒(1.14g),每日3次,疗程均为6个月。2组每3个月后复查彩色多普勒颈动脉和椎动脉超声,记录斑块性质、大小和数目,并检查血糖和血脂,同时记录不良事件。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在软斑块软斑消退、软斑转为硬斑、软斑体积数目减少、无变化和恶化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治疗6个月后至1年脑血管病事件发生和再住院情况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通心络能有效地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发生发展和降低脑血管疾病事件复发。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予常规西药治疗加参松养心胶囊,对照组仅予常规西药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3.6%,显著高于对照组(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电图亦有显著改善。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发的老年室性早搏疗效确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不同病因的早搏(房性、交界性、室性)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0),治疗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4粒;对照组给予可达龙,每日3次,每次200mg,疗程4周。给药前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结果: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82.5%和81.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0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和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26例口服参松养心胶囊4粒,每日3次,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对照组26例,口服美西律200mg,每天3次,丹参片3片,每天3次;2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2组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和73.1%,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症状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病因室性早搏(VPB)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心功能NYHA Ⅰ~Ⅲ级的VPB患者164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按2:1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4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慢心律150mg,每日3次,疗程4周。观察2组患者室性早搏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率及安全性。并分析比较有器质性病因VPB亚组和无器质性病因VPB亚组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疗程均为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2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差值较对照组大(P<0.05);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为好(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
目的:观察口服通心络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缺血性卒中患者102例,在急性期治疗后分为通心络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进行TOAST分类及Rankin评分,随访6个月后分析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02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占23.5%,心源性脑栓塞11.8%,小动脉病变45.1%,其他原因10.7%,未能确定病因8.8%。6个月后通心络组与对照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目的:观察通心络合沙参麦冬汤治疗气阴两虚型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和沙参麦冬汤;对照组加用维脑路通和胞二磷胆碱。疗效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合沙参麦冬汤治疗气阴两虚型中风疗效确切。
目的:观察通心络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硝酸酯类、降糖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通心络4粒,每日3次,疗程4周。治疗前后查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压,观察临床症状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0.00%;其中显效率70.0%,有效率2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
目的:研究临床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一氧化氮(NO)和组织因子(TF)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相关性,探讨通心络干预疗效。方法:对人选的40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TC>5.72mmol/L或LDL-C>3.64mmol/L)和35名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中NO(硝酸还原酶法)、AngⅡ(放免法)和血浆TF(ELISA法)含量的变化,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NO和TF与AngⅡ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将40例
目的:评价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后再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200例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常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100例加服通心络胶囊,对照组100例未服通心络胶囊。结果:(1)2组患者病变支数及病变累及部位构成比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数目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3)2组患者再狭窄发生率间差别有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