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4个国家级本底站大气C02本底浓度变化特征

来源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rtrac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室气体浓度水平是历次IPCC评估报告的重要内容,温室气体减排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谈判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尤其CO2是影响全球温度的主要温室气体,各区域本底浓度变化状况能反映出该区域大气受自然和人为活动影响的程度。我国经济发展迅猛,CO2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增长率位居世界前列,发达国家要求我国参与减排或限排的压力与日俱增。目前,全球大气观测网由6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本底站组成,其中包括24个全球本底站。这些本底站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发达国家站点较多,亚洲内陆地区站点稀缺。为弥补我国不同区域长期、定点观测资料的严重不足,进一步估算排放量和吸收汇的动态变化,为我国的内政、外交提供科技支撑,尽快建立我国温室气体网络化观测分析系统是极为必要的。 本文以中国气象局青海瓦里关全球本底站以及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风山区域本底站等4个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实验基地,每周一次进行台站Flask瓶采样、实验室非色散红外吸收法CO2浓度分析。CO2工作标准气用可国际溯源的实验室一级标准气定期标定,确保了分析结果的高精度、高准确度和国际可比性。根据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期间观测资料,探讨了我国4个典型地区大气CO2本底浓度的动态变化,并对其源汇输送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初步结果表明,瓦里关站大气CO2平均浓度383.53ppm,上甸子、临安和龙风山3个站大气CO2平均浓度分别为387.84ppm、385.22ppm、387.98ppm。瓦里关站人气CO2浓度的季节变化相对平稳,而3个区域本底站大气CO2浓度的季节变化较大且本底值均高于瓦里关站。同期地面风及三维后向轨迹分析可知,上甸予站受到京津唐工业区空气团输送影响较大,全年约占42.4%,夏季更高;临安站受长三角工业区空气团输送影响较大,全年约占 61.4%,秋、冬季更高:龙风山站受到东北工业区空气团输送和植被吸收的共同影响。如何科学合理筛分出其有各区域代表性的木底数据和局地污染数据,这是研究温室气体浓度地区问差异和输送、影响的基础。
其他文献
利用获取强风暴天气过程的闪电参量,结合同时刻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3年4月12日强风暴天气过程的闪电参量特征进行分析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闪电强度、闪电陡度、闪电电荷、闪电能量有明显地多峰值振荡变化特征:≥40.0dBz回波强度面积、≥14.0km回波顶高度面积、≥40.0kg/m2积分液态水含量面积与闪电参量有密切关系;闪电强度、闪电陡度、闪电电荷最大值和闪电电能量次峰值出现时间相同,并
本文选取了2007年6月24~25日和7月10~11日两次雷电灾害严重的过程,分别从闪电定位资料、环流背景、环境场的热力和动力特征、不稳定度以及多普勒雷达回波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1.两次过程闪电密度分别为0.613个/km2和0.085个/km,密度比7.2/1;雷击死亡人数与闪电密度密切相关。2.相似的环流背景是副高快速东退南落,且有短波槽携带的弱冷空气沿副高西北侧东移。3.在
利州南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取获的2002~2005年37次共计614组样本完整风廓线资料,与同期探空风廓线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探空风廓线与雷达风廓线之间具有比较好的相关性。风向相关系数R≥0.6次数占总数7 896,其中R≥0.8次数占总数60%。风速相关系数R≥0.6次数占总数81%,其中R≥0.8次数占总数57%。随着高度增加,探空风向与雷达风向的相关度明显降低,风速的相关变化不大。
本文主要对2007年江西主汛期5~6月数值预报T213,JAPAN,GERMANY产品和中央台MOS指导产品进行检验,并与省、市台预报员的预报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检验结果得知,数值降水预报TS评分随预报时效的增加虽有所降低,但下降幅度不大,而随降水量级的增大下降明显。预报员的综合预报在小雨和晴雨的预报上比数值预报没有多太优势,而在数值预报效果较差的中雨,尤其是大雨以上的预报中有明显的优势。在预报时效
2006年8月16日16时至17时景德镇市区出现了历年来罕见的短时特强降水,1小时累积降水量达103.7毫米,创下建站以来短时强降水之最,所以称之为“短时特强降水”。本文从大环流场背景、边界层辐合线、物理量诊断、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本站要素反映及自动站资料等方向对这次短时特强降水的产生、发展、结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短时特强降水发生在副高减弱阶段,景德镇地区处副热带高压南部边缘的偏东风气流中。
应用能量守衡的原理,考虑太阳短波辐射、大气和地面长波辐射、感热和潜热之嶂的平衡,建立了一种高速公路路面温度的逐时预报模型。运用沪宁高速公路段梅村站和仙人站2006年7月8日~2006年12月31日的逐分种的各要素实测数据进行模拟,并对其结果进行验证,发现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27℃,预报误差在±3℃以内的频率高达85.33%,且对冬季路面温度低于0℃时的预报误差在0~-1℃,对防止冬季高速公路路
为了研究辐射传输过程对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影响,本文对WRFV2.2模式中的长、短波方案进行了优化组合,设计了五组试验方案。通过对2006年6月25日发生在河套地区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探讨了不同长、短波辐射方案组合对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传输过程在飑线过程中起精重要的作用;有辐射传输方案的组合可以较好的模拟本次飑线过程,更能激发对流发展;在对流云发展较弱的地区,辐射传输过程的影
通过对骆马湖(内陆湖)湖区风浪为期一年的对比试验观测资料的分析,掌握了湖区风浪高度变化的演变规律,建立了湖浪随风速变化的经验预报方程。引进国内外目前在海浪预报中应用较为广泛的Wilson IV方法、SMB方法、浅水区域情况下,苏联学者提出了半经验、半理论的预报方法等风浪成长预报模型,并根据湖浪的具体特点,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正后,用来制作湖浪预报,取得了很好的预报效果。
Doppler雷达探测得到的径向速度和反射率因子与常规气象资料不同,目前国内对它们的使用多数还处在看图说知的主观分析阶段。随着变分同化技术在气象非常规资料同化领域的应用以及我国新一代数值预报系统GRAPES的建成,开发相应雷达资料三维变分3DVAR同化系统的时机基本成热。本文介绍了GRAPES-3DVAR雷达径向速度和反射率因子3DVAR同化设计方案的理论基础础并进行了单点实验,对系统的正确性进行
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对北京冬季雾天和正常天气下收集的4个样品进行研究。雾天中矿物颗粒的数量-粒度分布的峰值出现在0.1~0.3Pm和1~2.5pm之问,并且发现雾天出现的二次矿物颗粒的数量百分含量(4.67%)高于正常天气条件(0.12%)。单个矿物颗粒的EDX能谱显示,雾天和正常天气中单个矿物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别,尤其是S元素。矿物颗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