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务微信管理的制度化探索:内容与影响因素

来源 :中国新闻史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分析87份政策文件和访谈6名相关政府职员的基础上,发现政务微信政策成为政府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工具.政策文件在2012年出现并逐年增长,以办法类和通知类文件为主,政策效力较低,地级市政府是政策制定主力.从政策主题词来看,大多文件同时涉及政务微信和政务微博管理的制度化.工作目标集中在广播信息、提供公共服务、积极互动和引导舆论.工作原则注重责任归属和时效性,强调统筹规划.大多未明确规定回应时限;较多提及内容范围、内容审查、人力资源、账号展示、账号注册、内容来源、政府回应等政策维度,较少提及内容存档、公众评论、财政资源、内容获取性和账号注销.政策制定受到规范性压力(上级行政命令)、政策学习和需求导向的影响.
其他文献
艺术家传记电影是导演在娱乐功能之外,经由电影这种媒介,有意识的通过影像手段书写和重塑艺术史的一种途径.文章以卡密儿·克劳岱两部传记电影为例,探讨艺术家传记片文化正名诉求之下的媒介建构策略,反思了艺术家传记片处理历史素材的发挥空间与掣肘所在.
本研究为分析华莱坞电影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电影上市公司股东持股相似性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机构股东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研究股东结构的稳定性及潜在风险.本研究中构建了两个不同层次的网络:一个是电影上市公司及其十大股东的双模持股网络,另一个是十大股东单模共持网络.本文使用的是2016年度上市公司报告,数据包含电影上市公司十大股东信息.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使用Gephi社会网络分析工具进行可视化展示.研究发
本文从“景观”的概念出发,重在展示自拍所构建出来的关于用户的个人生活景观,揭示这种景观对个人和社会的异化.景观的社会功能包括展示、分离、否定和重构等,而笔者对这种异化权力的批判性思考就集中于这四个方面,由此揭示自拍行为中存在的“景观剥夺”.最终,笔者着重指出,要努力摆脱这种异化和剥夺,学会批判性地表达与思考,实现从自恋到赋权的跨越,才能真正把人们从欲望和幻象中解救出来.
现今,在线评论作为网络口碑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然成为人们消费决策的重要参考来源.本文围绕“什么样的在线评论最有用”这一问题,主要研究了豆瓣文化类节目下的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影响因素,希望能够帮助豆瓣用户迅速获取到高质量和高价值的评论信息,降低用户的搜索成本,促使更多的潜在用户通过社交平台来寻找有用评论.
在互联网垂直社区,cosplay的传播表现为块茎模式,流动且难以完全把握.它以支配自我肉体的方式进行抵抗,温和不极端,无器官的身体和块茎式传播重构了用户间的社会关系,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形态.
本研究关注国内社交媒体场域中,新闻宣传话语模式和语用特征“转型”背后的对话关系和互动效果问题.通过新浪微博平台上4家媒体微博的内容分析,发现传媒面向公众的对话性则呈现出结构性的失衡:互动性在议题类型上分布失衡;媒体的议题类型分布失衡;公众的注意力分布失衡.传媒话语面向公众的对话关系,呈现出表层的繁荣,但缺少实质的沟通.传媒话语依然以自上而下的信息传达为主导,实际上回避了政治议题上的对话,自下而上的
数字化技术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正重塑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网络政治表达是公民的表达自由在网络空间的具体体现,是公民表达自由的新发展.智能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更多地通过网络空间表达政治意愿、参与政治活动.青年网络政治表达具有表达内容的丰富性、表达身份的平等性、表达方式的情绪性等特征.通过话语分析能够洞悉青年网络表达和政治参与的现实图景和发展逻辑,从文本生产过程、文本消费特征和社会文化机制
在微信建构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场域内,微信的生产者/使用者不仅仅存在着倾向于表现欲的“晒”行为,也存在着“自我封存”“区隔认知”等调试行为.自2011年微信正式推出,人们在微信上完成了六年的阶段性社会化历程,本文作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并结合作者自身微信使用的经验与周围人群使用微信的行为,总结出三类行为进行此次研究,分别是删除行为、自隐行为、区隔认知行为.本文拟采用量化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江西
在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环境下的规范和约束机制己不再适用,判断表达者是否恰当地行使了表达权需要探索、寻求新的机制,尤其是针对来自非媒体机构或非媒体职业人士的言论和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性内容.本文以美国的“第三方事实核查机构”Snopes、PolitiFact和The Fact Checker为样本,对网络环境下的表达权行使的界限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并从中寻找对我国的启发和借鉴之处.
新闻事实核查(fact-checking)最早作为西方传统媒体机构内部的一种业务实践,自20世纪二十年代于美国发端至今,已经历了一百年左右的发展历程.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在全球范围内,新闻事实核查出现了新的转向.相比于西方,中国具有独特的政治环境与媒介环境,本文试图运用比较新闻学的研究方法,在观照西方新闻事实核查发展现状的同时,探讨中国语境下中国大陆新闻事实核查的模式、特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