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视角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探讨--以贵州兴义拢岸科技推广项目为例

来源 :2017年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z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岩石裸露,土壤由地表和地下双重空间流失,导致可利用土壤资源少,生态环境恶劣,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科技推广示范中,人地矛盾尖锐、水资源匮乏,土壤贫瘠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将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工作与旅游资源的发展结合起来,在水土保持基础上挖掘农业的旅游优势,结合地方特色,打造自给自足的休闲农业旅游,转变产业生产方式,寻找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Vegetation in estuaries,coastal and river areas is often submerged.The study of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ambient flow environment is crucial in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 flow structure and how this co
会议
雨滴的粒径与速度是计算降雨动能、模拟降雨试验及土壤冲蚀估算的重要参数依据.因此本研究藉由雷射雨滴谱仪(LPM)观测2014~2015年屏东台风、梅雨、对流雨等不同降雨型态之雨滴粒径及速度,分析雨滴粒径与速度的特性,并计算降雨动能,期间观测之雨滴粒径在8.5mm以内,雨滴速度在11m/s以下;各降雨强度的平均体积中值粒径(Medium volumedrop diameter,D50)介於1.07mm
为了解干排铁尾矿砂水分变化特征及持水特性,使用张力计法对三种容重下的铁尾矿砂脱湿过程中的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测定,并选择尾矿周边三种容重的农田土壤作为对照,运用RETC软件对不同容重下铁尾矿砂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VG模型进行了拟合,探讨VG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均在0.97以上,均方差均小于0.09,残差平方和均小于0.005,说明VG模型可应用于铁尾矿砂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模拟
坡地通常由渗透能力较差的岩盘及覆盖在其上方具有良好入渗能力的土壤所组成.在这个环境条件下,降雨所产生的水分入渗通过土壤层后便会因为两个介质(土壤和岩盘)水力传导度的不同,在交界面上形成一个饱和层,这个饱和层的发展决定了漫地流发生的位置与时间,影响了迳流到达河道的时间,同时也会改变土壤内部的孔隙压力而进一步造成崩塌的发生.当降雨入渗至土体的水分在到达饱和层之前需要经过一段未饱和的区域,故水分在此未饱
近年来台湾所发生之天然灾害,从原本的单一灾害转为复合式天然灾害,如原本单纯之土砂灾害中若同时搬运巨量的漂流木,漂流木移动会撞击桥墩而破坏桥梁结构.因此了解漂流木堆积在河道之型态、特性及不同水文条件,对於防治漂流木灾害是很重要的关键.本研究为了了解漂流木在河道中的运动机制,利用渠槽试验模拟单根漂流木在动床渠道中之影响及启动情形,使用不同漂流木之长度、直径及与水流方向夹角之条件,并探讨漂流木影响地形变
基于南方4省4个小流域2014~2015年自然降雨观测资料,使用流域地形、降雨、土地利用类型3类因子18个自变量,建立了小流域次降雨径流量(RV)和泥沙量(SY)偏最小二乘回归方程;使用2016年观测数据,基上述回归方程模拟了4个小流域2016年次降雨RV和SY值.结果表明:(1)流域地形是影响RV和SY主导性因子,地形因子中9个自变量对二者影响作用累积贡献率最大,分别为66.5%和49.3%;降
鄂尔多斯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作为内蒙古转型升级发展的代表之一,鄂尔多斯市通过煤炭资源转化、非煤资源开发和承接产业转移等先后建立了18个重点经济开发区(园区).根据鄂尔多斯市水蚀严重、风蚀强烈、水蚀风蚀并重的水土流失特点,针对经济开发区(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主要成因与危害,因地制宜的提出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形成综合防治体系,以期实现区域经济建设
菌草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引进并培育,可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的草种.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腹地的甘肃庆阳,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危害十分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引进适宜当地气候环境的植物资源是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增加经济收入最好途径.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从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菌草种苗繁育基地海南儋洲牧春绿色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菌草——巨菌草,从陕西杨陵引进菌草——高丹草、苏丹草,2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境内荒漠草地为研究区域,针对其退化草地特点、水土流失特征,结合自然气候、立地条件等因素,立足研究区现有主要植被恢复技术措施,通过围栏封育、草场补播、天然草地施肥复壮、灌溉人工草地和灌溉饲料地多种措施作用下植物生长状况、土壤水分保持作用、抗风蚀能力试验研究,分析草地水土保持措施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封育、草场补播和天然草地施肥复壮在荒漠化草地生态生产力修复方面效果显著,是主要的
为解决黄河上中游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带来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现状和特点,提出了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发展思路、目标、战略布局和关键措施,以期为推进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