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河口演变及其岸线防护

来源 :第四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0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口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口,控制着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命脉.长江河口整体上呈现三级分汉、四口入海的格局,随着上游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长江口演变规律逐渐呈现出新的方向,整体上仍以淤涨为主,但其淤积速度大大减慢,部分地区发生侵蚀.主要的影响因子,一是上游水利工程造成河流挟沙量的大幅下降;二是长期性和突发性的来自海洋的侵蚀作用.在比较分析生态防护以及各种工程防护措施的优缺点基础上,提出建立防护工程DEM,开展“低耗高效”的防护研究和建立综合管理体制等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水力学安全监测布置和观测成果进行了综合介绍.重点论述了船闸和泄洪深孔水力学观测成果.船闸榆水阀门连续开启时由于输水流量过大,导致输水廊道第一分流口处出现空化现象.改为间歇开启后,控制廊道最大输水流量在600 m3/s左右,解决了输水廊道第一分流口处的空化问题.165 m水位船闸采用五级补水运行,2闸首阀门操作方式:双阀输水,2 min速率开至n-0.7,停1.5 min后再开
本文用先进的量测仪器在浙江工业大学水力学实验室直流式水洞中对高速水流空化区的掺气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实测了空化区掺气前后流速的变化,并分析比较了不同掺气浓度时常见的两种不平整突体(垂直跌坎、斜坡跌坎)形成的空化区流场二维结构,比较了这两种形式的不平整突体所引起的空化程度,及其在不同的掺气浓度情况下的流动特性.实验结果显示,跌坎类不平整突体形成的空化云区范围较小、清晰度较低、强度较弱,空化
本文在直流式水洞中使用先进的量测仪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对高速水流流经不平整突体——圆柱形突体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采用不同高度突体试件,实测空化区掺气前后流速的变化,探讨了不同掺气浓度通气量与速度场分布关系,重点分析了圆柱形突体空化区垂向流速和纵向流速的分布.实验得出掺气可有效减小由圆柱形突体产生空化所引起的速度脉动情况,并得出在突体下游空化区
亭子口水利枢纽泄洪底孔具有孔教多、流量大、高流速、高水头、运用频繁以及运行水头变幅较大等特点,根据高水头闸门止水要求及满足底孔安全运行要求,底孔采用突扩跌坎式掺气,通过水工模型试验,比较了明槽坡度、出口反弧半径以及通气孔尺寸和位置等因素,以优化底孔体型,满足掺气减蚀要求,保证在三期施工导流期至校核洪水期各级水位下(421.14 ~ 463.04 m)均能形成稳定空腔,达到掺气减蚀的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荆江河段不同流量下的水流运动特性进而揭示荆江河道演变的内在规律,开展了荆江河段实体模型水流运动特性试验研究.本项目利用长江防洪实体模型,对荆江河段在不同水流条件下的水位、流速等水流要素进行观测,试验内容包括观测典型流量下水位、水面比降、断面流速分布、水流动力轴线,尤其弯道段水流动力轴线的变化等内容,并对影响水流运动要素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试验成果表明本次试验较详细地掌握了荆江水流结构、水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单向恒定流作用下安装柔性导流板、刚性阻流板和无导流板的海底管线周围压力分布和冲刷坑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刚性阻流板加剧海床冲刷,冲刷深度和冲剧范围都明显增大,并且使管线受到向下的压力,可以实现管线自埋.柔性导流板减缓海床冲刷,冲刷深度明显减小,并使管线受到向上的升力,能够防止管线被冲刷和下沉.对比两者对海底管线不同的防护作用,刚性阻流板虽然可以实现管线自埋,但是对管线周围海床侵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非均质材料坝防渗体开裂位置对渗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渗流二雏计算模型IGW对防渗体未开裂的正常工况以及位于不同渗透特性地层的四个开裂高程工况进行了计算,通过五个工况的出逸点位置、浸润线高度、单宽渗流量、渗流场特征以及渗透坡降场的对比分析,认为非均质堰体中防渗墙裂缝位置不同其渗流特性较为复杂,规律性不强,地层特性相似的情况下,开裂位置越高越不利,除与防渗墙裂缝
针对堰塞湖可能发生漫溢及溃决险情,通过现场地形测绘,已有地形图资料及实时遥感资料分析,快速生成溃决影响范围内地形图,采用相关洪水演进模型计算溃决洪水可能影响范围,根据计算结果,及时采取相关应急措施,降低堰塞湖溃决形成的次生灾害对下游造成的损失.根据评估结果可采取快速拆除;建造排洪隧道;建造虹吸管;建造抽水站;建造永久性溢洪道;建造大坝等处理方案.
为了满足现代化防汛抢险的需要,补充黄河下游机械化抢险和河道治理的不足,根据黄河下游目前的情况,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实际应用需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活动式导流网的设想.通过对活动式导流网设计方案的介绍及适用条件、固定方式、结构稳定性的分析,论证了以钢浮箱、网帘结构为基础的活动式导流网导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表明,这种活动式导流网结构投资少、施工工艺简便、可重复利用,在防止水流淘刷、防止大溜顶冲局
试验模拟在洪水期间,由于漫堤导致溃堤时溃口的扩展情况,根据无粘性土堤和粘性土堤动床模型的试验成果,建立定床模型试验,对溃口近壁区域水流的三维流速进行测量,对堤坝近壁区的水紊动流特性进行研究,从而分析紊动水流对堤坝溃决的影响,为抗洪抢险的实施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