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景茂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二次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aha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俞景茂教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经验,认为肝肾阴虚、肝风内动为基本病机,平肝熄风、补益肝肾为基本治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进行治疗。一诊中该患儿有抽动症状,伴肺失宣肃,故在治以平肝熄风的同时以杏仁、浙贝母、黄芩清宣肺热,山海螺、丹参、生山楂散瘀消肿,北沙参养阴;二诊守方继进,因咳嗽好转,故去杏仁,加用炒麦芽健脾消食,夜寐较迟,故以炒酸枣仁安神益肝,全蝎用量由3g增至4g以加大熄风止痉之功,加制何首乌补益肝肾;三诊即在验方药物的基础上续用生山楂健脾消食,炒酸枣仁安神益肝;四诊为感邪后咽喉不利,俞师认为为本虚标实、表里同病之证,故以小柴胡汤解表清里,并平肝熄风,加鸡内金消食助运。五诊中患儿耸肩动作消失,代之以吸鼻、腹肌耸动等新的抽动症状,根据新的发病部位,故加用辛夷、蝉蜕疏风通窍,白菊花清热平肝,炒麦芽、炒枳壳疏肝理脾。六诊中患儿抽动症状渐平,以肝肾阴虚症状为主,故治以补益肝肾为主,兼以平肝熄风,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去全蝎,并以北沙参、制玉竹加大养阴之力。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小青龙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连续观察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针灸被广泛应用于小儿脑性瘫痪等医疗康复领域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灵龟八法针刺法已被大量的临床和动物研究证明了对多种疑难疾病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并且在康复领域中有明显的作用.但对灵龟八法小儿脑性瘫痪的儿童的康复效果研究较少,所以尤其值得去实践应用,笔者试图从理论方面浅析灵龟八法在小儿脑瘫治疗中应用的可能性.有研究显示脑瘫患儿存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调节异常,与正常儿童相比,脑瘫患儿组外周血T淋巴细
本文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王俊宏教授从风痰论治多发性抽动症的经验.小儿抽动症又名多发性抽动症或Tourette综合征,简称TS,是一种神经精神类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中,而西医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王俊宏教授应用平肝息风化痰兼顾健运脾胃达到良好的疗效.抽动症患儿一般患病周期长,家长对此易有焦虑心理,容易对患儿的情绪造成影响,如过分关心纵容其行为,或过分苛责令其产生逆反心理,这些
文章介绍王晓燕导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搐的临床经验.王教授提出了本病的中医药治疗用药思路,将本病的"对症用药"分为"面部异常动作"用药、"喉部异常发声"用药、"肢体异常动作"用药及"其他异常症状"用药,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发声性抽动为儿童抽动障碍的主要表现之一,常因呼吸道感染、情绪等诱因反复发作、缠绵难愈.郑启仲教授从"痰瘀"论治难治性发声抽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文章择数例典型病例阐述郑启仲教授从"痰瘀"论治发声性抽动的经验和理论探讨,以飨同道.儿童抽动障碍发声性抽动轻者清嗓子,重者会出现怪叫、秽语等表现,常常因外感、情绪等因素加重症状、反复发作。郑师认为,该病属于肝风证的范畴,主要由五脏失和、气机失调所致。气机失
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以及对肺系诸病病因病机的分析,认为小儿咳喘类疾病之病机关键在于热、痰、气。根据这一观点,倪教授总结并创立了自己独特的肺系疾病的辨治体系。由于患儿感邪不同,体质各异,季节变更,地域差别,故在治疗过程中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分而治之。上述诸法常常几法合用,几方合用,或一方治多病,多方治一病,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及时合理,则疾病可愈。幼小婴儿尤须时刻顾护脾胃,不可攻
笔者将推拿、针刺两者结合,用于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取得较好疗效.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感受风邪而出现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病变,辨证多为风寒(或风热)客于肺卫,营卫不和,肺失宣降而出现感冒表证;若病邪入里,则会出现痰热闭肺、痰湿阻肺等里证,导致咳嗽或肺炎喘嗽重症。三字经推拿手法中,清肺平肝疏风清热,清天河水清热解表、泻心火、安神除烦,退六腑清实火、退高热、除热痰、凉血解毒,顺运八卦可以消
宋明锁主任医师治疗小儿鼻后滴漏综合征疗效肯定,特点鲜明.他所提出的诊断要点和操作方法切实可行.本文举例介绍了导师治疗本病的辨证分型、用方遣药之法.小儿鼻后滴漏综合征病因复杂,诱因颇多,须明确诊断后针对其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对于临床久咳不愈的患儿,结合小儿鼻、咽部疾病史,并通过观察患儿咽喉部表现,可诊断为鼻后滴漏综合征。宋老师对此病用药也有着深刻的见解,此病患儿多有鼻咽部基础病史,伴鼻塞、浊涕,涕流不
调脾固肾汤由补中益气汤,缩泉丸等方加减化裁而来。补中益气丸出自李东垣《脾胃论》,主治烦劳内伤,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恶食,脉洪大而虚,或喘或渴,或阳虚自汗,或气虚不能摄血,或疟痢脾虚,久不能愈,一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中气下陷证。方中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甘草取东垣,补中益气汤意(去掉滑润之当归)。山药、山萸肉平补脾肾;桑螵蛸、益智仁固肾缩尿,上药平补先天之脾与后天之肾,以治其本,
介绍了俞景茂教授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经验,认为脾肾阳虚为基本病机,健脾益肾为基本治法.俞景茂认为本病患儿大多属脾肾阳虚型,治疗以健脾益肾为主。如存在“心肾不交”,辅以宁心安神、醒脑开窍之法治之。俞师常以麻黄、石菖蒲开窍醒神,麻黄除能有助膀胱气化使排尿次数减少外,还有中枢兴奋作用,起到醒神使睡眠变浅而不失眠的作用,但麻黄用量宜小,不超过6g,俞师常用2-3g。同为开窍醒神药,因惟麻黄能透过血脑屏障,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