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

来源 :第14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防护专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alone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深埋隧洞围岩的稳定性,综合应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隧洞围岩和衬砌变形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围岩与衬砌的位移协调条件,应用弹塑性理论分析得到了隧洞围岩位移表达式,建立了衬砌支护反力与洞壁周边位移关系式,得到围岩和衬砌支护特征曲线.采用颗粒流PFC2D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围岩的裂纹扩展可分为裂纹萌生、裂纹迅速扩展、裂纹缓慢增加、裂纹稳定四个阶段,而且洞壁周边的位移体现出先增大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在无衬砌支护情况下裂纹总数和位移移近量明显大于有支护情况下;并且分析得出了衬砌的剪力、弯矩和轴力分布情况,在衬砌的半圆拱部分剪力、弯矩和轴力分布均匀,但是在左右底角处剪力和弯矩最大,此处容易发生剪切破坏.同时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的围岩变形量与理论分析结果能很好地吻合,也说明该数值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现场实测对衬砌支护后的洞壁周边位移进行了跟踪观测,观测结果表明围岩变形稳定,支护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本文对城镇供热直埋保温塑料管道PE-RTⅡ的环刚度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环刚度为最小值时的工况和在适用供热工况下的最小环刚度值.
本文对城镇供热直埋保温塑料管道PE-RTⅡ的过渡段长度、轴向应力、热伸长量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这些值最大的运行工况,发现这几个值远小于相同工况下钢质管道的值.在适用供热工况下,PE-RTⅡ管道全部管段处于弹性阶段,远小于屈服强度,可以采用无补偿冷安装的敷设方式.同时直管段和保温层的应力在适用供热工况下均满足要求.
本文通过DN1600管道和DN1400管道的对比,分析了DN1600管道的可行性,经过分析,本文作者认为:从经济型方面来看,对于长距离输送、供热面积较大的供热系统,采用DN1600的供热管道虽然增加了总投资,但是减少了电能消耗,当供热面积达到一定量时,DN1600管道是具备可行性的。从管道的生产和施工方面来看,是具备可行性的。从管道试验测试方面,已有试验段,但是运行温度还未达到设计温度,试验测试时
针对乌东矿南采区急倾斜煤层开采过程中矿压显现强烈,回采巷道内多次发生动力灾害事故的情况,针对所采煤层及顶底板进行了冲击倾向性的测定,并采用悬臂梁理论,建立了急倾斜煤层顶板垮落的力学模型,利用FLAC3D软件对煤层开采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乌东矿南采区煤层及顶底板均为弱冲击,煤层顶板悬顶过长是造成回采巷道动力灾害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煤层倾角近乎直立,顶板随着工作面的回采一直处于
本文从系统的角度研究煤与瓦斯突出启动的力学机理.首先,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根据采矿作业与构造煤的空间相对关系,将突出系统结构划分为煤内突出和煤外突出两类;对应于岩石的失稳破坏,将突出系统规律划分为启动和发展两个阶段.其次,运用岩石破坏的剪切局部化失稳机制,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启动的力学判据,可以定量反映构造煤低强度、瓦斯孔隙压力、瓦斯吸附的强度削弱作用及各边界条件对突出启动的影响,当构造煤及其周围煤体
在总结国内外煤层冲击倾向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冲击倾向性指标未能完全反映煤层实际冲击倾向性的问题,提出了同时考虑能量因素和时间效应的有效冲击能量速率指标.为综合评判煤的冲击倾向性类型,选取动态破坏时间、弹性能量指数、冲击能量指数和单轴抗压强度作为评判指标,并基于靶心贴近法原理,将单指标关联函数的最大值作为靶心坐标,根据样本与靶心的贴近度来判别冲击倾向性.工程实例结果表明,基于靶心贴近法的冲击
本文利用ANSYS/LS-DYNA3D动力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岩石真三轴静力试验及真三轴冲击试验,针对立方体试块的尺寸匹配性展开误差分析,并基于动态模拟结果分析了试样的轴向应力均匀性,为真三轴试件的尺寸设计提供借鉴思路.结果表明,真三轴静力试验中,对于同一试件尺寸,主应力越大,主应力的绝对误差也越大,相对误差则越小;随着试件尺寸增大,三向主应力的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均线性增大,第三主应力误差的增长速
岩石在某些条件下存在几类典型的虚假的高承载性能,如果不弄清楚其宏细观机理,就可能造成重大工程隐患或者损失.利用PFC数值试验设计了相同条件下的0.5、1.0、2.0、3.0、4.0不同长径比单轴压缩试验,长径比2.0的0MPa、1MPa、4MPa、10MPa、30MPa、60MPa不同围压压缩试验,长径比2.0的2.5×10-3/s、2.0×10-2/s、5.0×10-2/s、1.25×10-1/
冲击旋转式钻进在提高硬岩石钻孔性能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研究冲击旋转钻井中钻头和岩石相互作用过程,采用带有金刚石钻头的实验杆撞击高速旋转的试样,模拟钻头冲击旋转钻进的过程,使得钻头处在冲击和扭矩的共同作用下.研究表明:冲击旋转作用下金刚石钻头的扭矩和相对角速度波动较常规钻进时大幅度降低,可有效抑制粘滑现象的出现,有利于高效钻进和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钻头破碎岩石的侵深主要取决于冲击作用,而与旋转
为研究岩石材料的非线性断裂过程和裂缝扩展机理,基于全量理论建立了节理岩体旋转弥散裂缝模型的本构关系.研究发现:当岩体某一点主应力分量达到抗拉强度时,材料在垂直主拉应力方向发生开裂,该点的应力应变分量满足材料的软化力学行为,裂缝方向始终与当前主应力方向一致.采用修正Risk弧长法对系统平衡方程进行求解.通过一个三点弯曲梁模拟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