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茨绿僵菌金属蛋白酶基因的功能分析

来源 :第六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第十五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虫生真菌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q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病原真菌是昆虫病原微生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全世界已报道的昆虫病原真菌有近1000 多种,是自然界控制昆虫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害虫的防治中.绿僵菌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昆虫病原真菌研究的模式菌株.绿僵菌侵染昆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蛋白酶在绿僵菌入侵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关键的毒力决定因子.金属蛋白酶作为绿僵菌侵染昆虫早期分泌出的一种胞外蛋白酶,也是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在野生型罗伯茨绿僵菌(Mr23)孢子38℃热激后所形成的的基因表达谱中,我们发现金属蛋白酶(MP)基因的表达上调幅度明显,因此我们推断Mp 在孢子的耐热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野生型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 ARSEF 23)为出发菌株,选用质粒载体pDHt-SK-Bar,构建了MP 基因的敲除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ATMT)技术,获得了敲除菌株(△ MrMP).最后通过测定野生株和突变株在生长速率,产孢量,逆境协迫和生物测定等表型差异,对该基因功能进行分析.绿僵菌金属蛋白酶基因的CDS 结构和分析表明,MP 由93bp 的5,UTR,1942bp 的开放阅读框和105bp 的3,UTR 组成.开放阅读框编码的蛋白质由61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68KDa,等电点为6.17.侵染大蜡螟的毒力实验数据显示MP 缺失突变株毒力较野生型有着显著的下降.突变菌株在高温(38℃)和紫外线下较野生型菌株孢子萌发率又较为明显的下降;在对几种化学物质胁迫中敲除株菌落较野生型菌株生长也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敲除株较野生菌株在生长速率上有所增加而产孢量却有所下降.本研究初步阐明金属蛋白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金属蛋白酶在绿僵菌侵染昆虫的作用机制及其抗逆的机理,而且也为进一步利用金属蛋白酶创造出高毒力和环境耐受型转基因菌株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和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固态发酵对设备要求相对简单且生产过程基本不产生废水,具有投资少、污染小和能耗低等优点。为了探讨以菌糠为原料,通过固态发酵,培养高效廉价的Bti 杀蚊制剂的可行性。本研究对菌糠的总碳、总有机碳、氨基氮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了T1-T4 四种培养基,用于补充适量的氮源和无机盐离子,以满足Bti 生长所需的营养。对四种培养基发酵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如总糖、还原糖、毒力效价、芽孢数、菌
AcMNPV(Autographa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能够转导多种哺乳动物细胞,但效率较低.我们之前报道了低pH 诱导能够有效地提高AcMNPV 转导哺乳动物细胞的效率.为了研究其机制,我们构建了GP64 的一系列单点和双点突变体.突变位点是位于GP64 中心α-螺旋区的D295 和D301.实验结果显示,多数GP64 突变体的表达和
申嗪霉素是假单胞菌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化学名称为吩嗪-1-羧酸(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简称PCA),能有效防治一系列重要农作物病害,如水稻纹枯病、瓜类蔓枯病和甜椒疫病等,具有高效、安全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目前,申嗪霉素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生产。我们目前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申嗪霉素相关的基础与应用研究:(1)申嗪霉素生物合成调控机理研究;(2)申嗪霉素产生
目的:漆酶降解途径是木质素降解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国内外对农田土壤中含漆酶基因的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尚不明朗,遴选亚热带农田土壤中木质素降解的关键功能微生物,是探讨木质素积累特性及其微生物耦合机理研究的首要科学问题.方法:通过区域调研的方式,随机选取亚热带农田土壤,采用克隆文库结合实时荧光定量法全面分析含漆酶基因的微生物:细菌群落Ⅰ(cbr1-cbr2)、细菌群落Ⅱ、Ⅲ(cbr1-cbr4)、真菌(担
座壳孢菌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其代谢产物在杀虫、防病、抑菌和抗癌抗疟方面具有较好活性。据此,该菌在害虫生物防治和新药源发掘中彰显出潜在价值。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该类群资源、系统发育、DNA 条形码、群体遗传,天然产物及其活性,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组,生产及其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阐述了国内座壳孢菌的研究现状,便于为相关基础及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虫草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虫生真菌资源(全球已描述约500 种),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已形成一个很大的产业.部分虫草(如冬虫夏草)由于过度采挖,导致野生资源严重萎缩,而真正实现全人工栽培的虫草种类只有寥寥几种,严重制约虫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虫草产业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加快虫草群体遗传相关的研究,并从野生虫草中进行可开发资源的再挖掘.近年来,本课题组以虫草中最知名的冬虫夏草和蛹虫草为研究对象
捕食线虫真菌是线虫的重要天敌之一,它们对于维持土壤生态环境中线虫种群的动态平衡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捕食线虫真菌寡孢节丛孢是研究真菌与线虫相互作用的代表性菌株,前期的测序结果表明寡孢节丛孢的基因组中存在大量功能未知的基因和蛋白,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些功能未知的基因和蛋白,筛选和寡孢节丛孢生长、产孢、捕器形成和致病性等密切相关的功能基因,通过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转化技术对寡孢节丛孢进行了转化,获得37 株
The filamentous fungus Metarhizium robertsii(M.robertsii)is an entomopathogenic fungus and widely used for biological control via conidia application.Metarhizium conidia are also the asexual propagati
植物病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植物真菌病害,仅对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危害,每年给全球农业带来约6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面积的滥用带来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环境生态问题和抗药性问题.因此,安全、高效的新型生物杀菌剂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生物杀菌剂品种老化、新产品少、迫切需要高效、环境友好的新型生物杀菌剂.然而新抗生素创制极其困难,成功率极低,其中发现活性强且与
菌草菌糠是利用菌草培养食用菌和药用菌后剩下的废弃养料.由于菌草产业的快速发展、菌草产品的高产出,造成了一系列的经济及环境问题.为了解决培养菌菇后的菌草培养基(菌糠)引起的经济及环境问题,本研究拟对菌草菌糠进行一步法预处理,将其转化为可发酵性还原糖.实验中采取三种预处理方式,包括稀硫酸处理(0.5-4%w/v,50-121℃,1h),氢氧化钠处理(0.5-2%w/v,50-121℃,1h),以及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