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体系实施相关性问题及对策

来源 :2017年安徽省医院协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医疗资源过多地集中在大城市,造成三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1],为有效破解城乡卫生资源不均衡这一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已经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成为优化医疗资源,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救命稻草",积极推动建立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为特点的分级诊疗模式.分级诊疗的实施是破解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及就诊病人流向不合理问题的重要途径[2],已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制度体系,并作为重塑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现阶段顶层设计制度不完善、目前社区卫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原因,分级诊疗要想破冰前行,取得实质性进展,需要解决很多困难及障碍.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现实困难,并借鉴国际经验,探讨加快推进分级诊疗的对策措施,为中国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医院耐以生存的根本,将"质量立院"作为办院理念,就是强调医疗质量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意义.质量的提升需遵循科学的管理程序,自创建"二甲"医院伊始,一直将PDCA循环管理工具引入日常工作中,使医疗质量管理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走向现代的科学化管理.研究显示,以PDCA为手段,改进关键过程管理,能有效提升医疗质量.当前,PDCA这一管理工具的运用,已经深入人心,在医疗质量
如果说,一所医院的规范管理是它的终极目标,那么,质量管理就是它实现目标重要的内核之一.安庆市二院从今年7月份起,出台一系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经过两个月的试运行和近几个月的正式运行,取得了医院考评有章可循;科室运作有标准参照;医生护士各自"守土有责"的显著成效.
"疾病诊断相关组"(diagnosis-related groups,DRGs)是根据疾病类型、病例个体特征、治疗手段等将医疗资源消耗及临床特征相似的疾病进行划分的"医疗管理工具",它可以应用于质量管理、支付管理、预算管理等多个方面.由于医疗技术壁垒高,以往的评价方法难以全面对比不同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产出及效率,各国分别引进美国DRGs系统用于控制本国医疗费用增长和提高医疗管理水平.国外研究与实
医院的HIS,LIS,PACS,EMR等信息系统在现阶段不断的完善,这些信息系统的核心是面向操作,他们的广泛应用产生了海量的临床数据,这些数据是医院的一个巨大宝藏。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要打开宝藏,使之能够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数据集成平台则是应运而生最好的体现。数据集成平台能够最大限度的挖掘临床数据,同时又不只是简单的呈现数据,而是将医院各业务信息进行整合挖掘,对各种业务数据进行监测,及时的对临床
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是实际拥有床位918张的三级中医医院,现承担着谯城区人民的医疗保健工作,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信息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如何实现管理信息系统与临床信息系统的协同发展,提高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继而全面改善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成为面临的新的问题."以病人为中心"是我们的服务宗旨,如何充分发挥医疗信息化优势,改进工作流程,真正意义上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科学化管理,成为工作的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近年来,紧扣质量安全管理两大主题,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瞄准重点部门,把握关键环节,立足质量考核与监督,注重奖惩结合,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十三五”期间,医院确立了未来五年逐步建设成为综合实力省内领先、具有国内较高水平的省级区域综合性医学中心的发展目标。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医院将传承百年办院传统,继往开来、励志践行,在降低患者高额费用上采取了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杜绝过度医疗,完善医院薪酬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医院正面临着强烈的冲击和挑战.各医院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医院注意到创新的重要性.党十六大报告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正逐步成为科技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因此,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行业,面对新形势要将创新作为医院发展的力量之源,不断树立创新
面对日渐老去的父母和养老过程中对医疗的特殊需求,简单的家庭养老模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医养结合"模式受到了格外关注.然而,由于传统养老机构医护功能的欠缺,使得需要康复护理的老人不得不选择长期住在医院,但是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长期住在医院所产生的费用又难以承担,对于医院而言,这类老人长期的在医院"压床"、"赖床",又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故而"医养结合"既给医院减轻了病人长期"压床"的压力,让优质医
合理把双向转诊机制的应用于临床,既保障孕产妇安全又优化、节约资源,是当前医疗机构及政府部门大力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双向转诊机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