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对不同细胞的毒性评价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98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赭曲霉毒素A(OT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三种霉菌毒素分别对人结直肠腺癌细胞HCT116、人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的毒性作用. 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分别比较霉菌毒素的种类、霉菌毒素不同浓度、同一霉菌毒素浓度处理不同时间对三种细胞活力的影响来评价霉菌毒素的毒性强弱. 结果:三种霉菌毒素对HCT116、A549、HepG2细胞的毒性由强到弱排序均为为:DON>OTA>ZEN.OTA对三种细胞活力的影响均随毒素浓度的增加先表现为促进作用后表现为抑制作用;DON在低浓度时对HCT116和A549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在高浓度时则显著抑制细胞生长,DON浓度为0.016、0.08μM能促进HepG2细胞增殖,浓度大于0.4μM时则有显著细胞毒性;ZEN仅在浓度较高(50μM)时对细胞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OTA、DON、和ZEN对三种细胞的细胞毒性均随着霉菌毒素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 结论:霉菌毒素对细胞的毒性强弱顺序为:DON>OTA>ZEN;随霉菌毒素浓度的增加,对细胞的毒性增强;霉菌毒素作用时间越长细胞毒性越强.研究结果对霉菌毒素的致毒机理进一步研究,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重要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钩吻提取物对育成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方法:75头56d的育成猪(长×大),随机均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钩吻醇提组和酸提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50、25ppm钩吻醇提取物和150ppm钩吻酸提物,持续饲喂49d.试验结束时,每个处理分别选取3头猪屠宰取样,检测小肠组织形态以及盲肠菌群状态.结果:钩吻提取物对猪只行为反应、饮食睡眠等无明显影响,对平
目的:探讨钩吻素子(koumine)对H2O2诱导的猪肠道上皮细胞(IPEC-J2)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检测koumine对IPEC-J2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H2O2诱导IPEC-J2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通过MTT和LDH比色法检测分析koumine保护IPEC-J2细胞免受H2O2损伤的效果;酶标仪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蛋白免疫印迹(we
目的:研究本草乳炎清散的体外抑菌及抗炎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本草乳炎清散的抗炎作用.结果:抑菌试验:本草乳炎清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0.0625、0.125、0.0
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简称金葡菌)在体外可以以浮游菌和生物被膜菌两种状态感染宿主,本实验主要研究新鲜白果外种皮多糖对金葡菌浮游菌及其生物被膜体外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96或6孔板培养金葡菌,不同时间点通过刚果红定性检测、结晶紫定量检测,确定金葡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及其被膜形成时间;琼脂平板法和二倍稀释法检测新鲜白果外种皮多糖对金葡菌浮游菌的
目的:本研究通过标记探针法建立miRNAs快速、灵敏、多重的可视化检测方法.方法:以链霉亲和素标记的微孔板为反应平台,根据检测靶标miRNA序列设计标记biotin的抓取探针CP和标记FITC的检测探针DP.抓取探针CP将靶标miRNA固定到孔板上,标记FITC检测探针DP与靶标miRNA结合并间接偶联于微孔板上,anti-FITC-HRP与检测探针DP标记的FITC结合,HRP催化底物TMB显色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猪Abcb1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利用定点突变及siRNA检测Spl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在猪Abcbl基因转录调控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首次通过5-RACE确定了猪Abcb1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TSS),利用猪基因组DNA获得了1905bp的5非翻译区,并预测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CpG岛,发现猪Abcb1基因的5非翻译区存在AP1、CEBPα、CEBPβ和Spl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并存
目的:本研究通过慢病毒载体系统构建了稳定表达鸡BCRP的MDCK细胞系MDCK-chBCRP,为鸡BCRP底物筛选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试验首先构建含鸡BCRP慢病毒的表达载体并转染293T细胞得到含鸡BCRP的慢病毒.所得病毒感染MDCK细胞,经含1μg/mL的嘌呤霉素培养液筛选后得到稳定表达鸡BCRP转运体的MDCK细胞模型MDCK-chBCRPo Western Blot、荧光
目的:建立金葡菌诱导的内皮细胞EAhy926炎性模型,从细胞水平探讨赤芍水提物对金葡菌诱导的内皮细胞屏障功能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感染EAhy926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形态的影响,建立细胞炎性模型.以不同浓度赤芍水提物处理感染金葡菌的细胞,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a、IL-1β、IL-6、IL-8的含量,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JAM-
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类引起食源性感染疾病和食物中毒的条件致病菌,近十年来,蜡样芽孢杆菌在引发食源性疾病爆发的细菌中位列第五.毒素是蜡样芽孢杆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其中非溶血型肠毒素(non-haemolytic enterotoxin,Nhe)是蜡样芽孢杆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和众多毒素中的标志性毒素普遍存在于不同菌株.低浓度Nhe就可以引发细胞凋亡性死亡,而残留于食物,胃肠道和环境中的低浓度Nhe常被忽视.因
目的:旨在探讨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对金黄地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高脂饲料饲喂金黄地鼠12周复制AS疾病模型,同时口服灌胃AEE(27mg/Kg)进行干预,收集肝组织,采用基于UPLC Q-TOF/MS平台的代谢组学方法检测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分析(PLS-DA).根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