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黄龙病的两种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建立了荧光定量PCR TaqMan水解探针检测柑橘黄龙病菌体系,检测出HL-Baspr和CQULAP两组TaqMan水解探针引物的灵敏度,并利用这两组TaqMan水解探针引物对60个样品进行了柑橘黄龙病菌检测.结果发现,HLBaspr探针的灵敏度是1.7×10-7g/μl,CQULAP探针的灵敏度是9.7×10-6g/μl;在60个样品的柑橘黄龙病菌的检测中,HLBaspr探针检测出32个阳性样品,CQULAP探针检测出18个阳性样品,由此说明,HLBaspr探针比CQULAP探针灵敏度更高,更适合在实际检测工作中使用.
其他文献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实践和理论研究是一个十分年轻的领域.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一项涉及多因子、多时段、多任务的系统性工作,同时水土保持监测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其监测指标与方法需要随着实践不断深入和逐步完善.本文结合新海发电有限公司2× 1000MW机组"上大压小"工程特点,从选择监测方法、拟定监测指标、确定监测频次等方面介绍了点面状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实际监测中摸索了一些实用的监测方法,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建立生态资源补偿制度的重要和必要性;并根据国内外生态补偿工作经验,指出了实施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范围、生态估价与标准、生态补偿的实现方式等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生态估价的计算方法、资金筹措方式以及必要的政策措施.
德庆县是广东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县域国土面积2256.75 km2,1957年普查水土流失面积为378km2,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6.8%,大小崩岗口23293个,崩岗密度严重的多达255个/km2.经过几十年的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工作,全县水土流失现状得到明显控制和改善.根据2013年《广东省第四次水土流失遥感普查成果报告》,德庆县自然水土流失面积只有165.19km2,水土流失
选择河南中北部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6个不同年代主栽冬小麦品种,在测坑控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品种需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冬小麦品种耗水量为CK>MD处理>sD处理,现代品种的日均耗水强度、阶段耗水量和耗水模系数在拔节至开花阶段和开花至成熟阶段均表现出低于早期品种的趋势.CK籽粒产量最高,SD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冬小麦品种的耗水量随着年代递增呈现了一定的降低趋势,但幅度不大;
研究秋覆膜、顶覆膜和侧播、穴播等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探索适宜甘肃雨养农业区马铃薯最佳栽培模式.结果表明,旱地秋覆膜栽培能明显提高马铃薯经济性状和大中薯率,增加单株块茎质量.秋覆膜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了22.5%,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了7.09kg/(mm.hm2),降水利用率增加了9.44%.其中,秋覆膜垄作最高产量达到44841.0kg/hm2、WUE 111.44
以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作为干旱指标,根据不同时间尺度(3个月、9个月、12个月)SPI变化趋势、发生频率以及空间分布,对比分析同时期流域潜在蒸散发的时空分布特征,定量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河流域干旱特征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SPI随时间尺度的增加趋于稳定,12个月的SPI值最为稳定,更适合用于海河流域干旱事件分析;海河流域1960-2006年期间特旱事件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从西北向西南及东部地
在总结文献和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影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并以鄂尔多斯地区为例,运用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评价低压管道灌溉、移动式喷灌、卷盘式喷灌和中心支轴式喷灌4种方案.结果表明,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优劣依次为:卷盘式喷灌、中心支轴式喷灌、移动式喷灌和低压管道灌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和选择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的方案是可行的.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并结合实际降水的方法,对不同生长季节的玉米植株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植株茎秆流量与降水量正相关,茎秆流率与叶面积指数正相关.结合近10a降水资料,玉米生长季节茎秆流率约40%.
对河北、海南和上海3个地区的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veum(E.F.Smith)Snyder et Hansen.]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西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影响,不同地区菌株之间的生长速率差异不明显,菌丝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5℃;光照对不同地区西瓜枯萎病菌生长速率无显著影响,半光照条件有利于病原菌产孢;N源对西瓜枯萎病菌产孢量的影响比
番茄受到灰霉菌的刺激形成免疫反应,钙信号与水杨酸均参与植物的免疫反应.本实验通过控制营养液中钙离子的浓度,形成不同抗病能力的番茄植株,得到在接菌条件下叶片内源钙和水杨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病情指数,发现外施钙浓度为0.75~3.75mM时,番茄叶片上灰霉病斑最少,Ca2变化波动最小,水杨酸含量变化最稳定、最持久.通过分析相互作用关系,得知外源钙影响叶片内Ca2浓度(内源钙),内源钙影响水杨酸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