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与HRT对HMBR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

来源 :2013《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第十届年会暨饮用水安全保障及水环境综合整治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_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了不同溶解氧(DO)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O在0.5~3mg/L的条件下,HMBR对COD的去除效果变化不大,均可达90%以上;但在同样DO条件下,HMBR对NH4+-N的去除效果变化较大,在0.5mg/L时,NH4+-N平均去除率仅为56.75%,在1.5~3mg/L时去除效果好,平均去除率为97.10%,在DO为lmg/L左右时,出水TN浓度最低;在HRT为2~10h下,随着HRT的提高,HMBR对COD去除效果逐渐增加,且均可达到90%以上;但HRT的变化对NH4+-N去除效果影响较大,2h去除效果较差,去除率为61.2%,8h和10h时,去除效果好,但去除率相差不大;随着HRT增加出水NO3--N、NO2--N浓度增加,TN浓度减小.
其他文献
主要介绍了新疆某地岸边低坝式取水设施设计概况,提出了一些设计计算参考数据,希望通过本文与给排水专业同行共同探讨.取水构筑物按照远期规模10万立方米/日一次建成,取水方式为岸边低坝式取水。取水段渠宽为14.40米,常年水位1.50米,枯水位0.40米,最高水位2.5米,由于枯水期水层浅薄,因此取水深度往往不足,需要修筑挡水坝抬高水位,以确保枯水季节取水的安全性、可靠性,挡水坝高0.50米,宽0.80
以木兰山风景区供水工程设计为特例,研究中高压输水管及泵房的设计方法及水锤防护方案.工程实施状况表明,对于小流量、高扬程的农村加压输水系统,一级加压方式与常用的多级加压供水方式可有一比.
本着环境保护、节水、健康饮水理念,介绍了直饮水及中水系统的集成设计,重点阐述了直饮水及中水系统产品水质情况、集成设计的特点、效益分析及市场应用.
将缺氧-厌氧-微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应用于15,000万m3·d-1氮肥化工企业废水处理站,对不额外投加碳源条件下的运行效能进行了分析.COD、氨氮和总氮污泥负荷分别为0.02-0.07 kgCOD·(kgMLSS)-1、0.01-0.04 kgNH3-N·(kgMLSS)-1和0.02-0.05kgTN·(kgMLSS)-1,其去除率基本稳定在65%、90%和56%以上,出水水质满足国家和地方标
采用统计方法对具有高污泥龄运行特征的昆明市第七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性能进行评价,并通过沿程分析和污泥活性试验研究了工艺脱氮除磷状况.对于一级A标准,BOD5、SS、NH4-N、COD、TN和TP达标率分别为100%、98%、99%、92%、88%和78%.对于出水达标相对较低的参数,出水TP波动较大,概率比值3.84%/50%~95%/50%变化范围为0.31 ~ 2.7.工艺沿程分析表明硝酸盐浓
有机冲击可影响污水厂的稳定运行.通过32析因实验采用25 m3/d规模的CAST中试装置进行了现场中试研究,调控因子为充水比和污泥回流比,在2倍污水厂设计进水CODcr值(696.5±47.8 mg/L)进水时中试装置的出水水质作为响应因子.冲击时出水CODcr浓度升高(p<0.01)且达不到60 mg/L的排放标准,但氮、磷等水质指标受到的影响不显著.充水比和污泥回流比可降低冲击负荷对出水的影响
在横水河治理中,以梯级拦河坝、生态型护岸、沿河生态人工湖和景观绿化工程建设为切入点,按照"大绿化、小水面","水在城中,城在林中"的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观型河道为目标,形成了一整套河道建设新思路.经过河道生态景观工程建设,恢复、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实现地绿,水碧,天蓝,景美,宜居的目标,获的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河道水质恶化的问题,城市规划建设要求河道不仅要满足"行洪排涝、蓄水抗旱"的基本功能,还要具备"造景、生态、自净"等其它功能,这是现代城市河道治理的目标.荣勋生态多功能挡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优的先进技术,本文对荣勋生态挡墙的技术原理、特点、十二项特有结构、技术优势、生态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当前蓬勃开展的城市河道综合整治提供一些参考,期待荣勋生态挡墙技术在河道整治中会有更多地应用.
多年来,唐山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始终将再生水的建设、运营、开发、服务、培训等作为发展重点,拓宽再生水利用空间,多元化发展再生水用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循环利用,目前再生水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企业、景观水体、园林绿化、道路喷洒小区取暖等城市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通过分析公司几年来取得的成果及经验,探讨目前制约发展的因素和与国内同行业的差距,提出公司再生水利用未来要督促政府完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再生水
基于WASP模型,提出一种全新的污染负荷拟合方式.该方法较常规的负荷拟合方式结果大.主要是由于模型的计算充分考虑了,河流的动态流动特性,并结合河流中污染物质在化学、物理、生物三者作用下,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合理计算出河道内部污染物质的入河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