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糖基转移酶对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来源 :2012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f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羊种布鲁氏菌糖基转移酶(WboA)在诱发胚胎滋养层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表明WboA蛋白具有细胞毒作用,布鲁氏菌的致炎作用与脂多糖O链相关,为进一步阐明布鲁氏菌感染宿主细胞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布鲁氏菌是兼性胞内寄生菌,胚胎滋养层细胞是布鲁氏菌侵染的靶细胞。胚胎滋养层细胞受到损伤会引发强烈的炎症反应,影响胎儿向母体的植入,容易引发母畜流产。布鲁氏菌LPS是一种毒力因子,已被初步证明与引发母畜流产相关。光滑型布鲁氏菌的外膜存在完整的LPS,而粗糙型布鲁氏菌的外膜缺少O链多糖,当布鲁氏菌LPS的O链多糖缺失时,布鲁氏菌从光滑型转变为粗糙型,同时导致细菌的毒力减弱。布鲁氏菌的WboA基因编码的糖基转移酶与光滑型布鲁氏菌LPS O链的合成密切相关。在本研究中,通过纯化WboA蛋白和构建△WboA并将其分别作用于胚胎滋养层细胞,ELISA检测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研究了布鲁氏菌所引发的致炎作用与LPS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布鲁氏菌感染机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在体内,PRRSV的主要靶细胞是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PAM)。因此,研究PRRSV感染对猪肺泡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有助于阐释PRRSV的致病机理。方法:本实验用包含43803个转录本的Agilent猪基因芯片技术首先筛选出PRRSV感染PAMs的差异表达基因,然后选取免疫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用荧光定量PCR及激光共聚焦方法进行初步验证。结
目的:用PCR扩增及产物测序的方法对棘球蚴感染羊进行病原学鉴定,并用病理学方法对患病羊的肝脏和肺脏病灶进行病理学分析,以确定病原体的性质及导致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从疑似棘球蚴病病羊的肝脏以及肺脏分离包囊,抽取囊液,离心取沉淀,分离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NADH脱氢酶亚基1(ND1)基因并测序.通过NCBI中BLAST分析,结果显示所获ND1序列与细粒棘球绦虫(G1基因型)ND1序列相似
当前流行鸭病的流行广、传播快、发病急、发病率高、药物治疗无效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病毒性脑炎、广泛性淋巴细胞浸润增生及淋巴组织坏死等组织病变特征,均表明该病是病毒性疾病。病理组织学变化说明消化系统及免疫器官是该病毒主要侵害的靶器官,有病毒性脑炎病变表明该病毒也侵害中枢神经,但病毒性脑炎的检出率较低。免疫器官的病变会严重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致使病鸭群对某些常见鸭病的免疫水平下降,病鸭群容易继发其它鸭病
本研究利用分离纯化的高致病性PRRSV成功感染妊娠不同时期的母猪,高致病性PRRSV感染后不仅能引起妊娠母猪的各系统病变,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妊娠中期、后期除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外两个妊娠时期的病变相同,其主要区别是妊娠后期病毒性脑炎及子宫的病变更加明显。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高致病性PRRSV定位结果表明高致病性PRRSV可以分布于多个组织器官,除了已报道的组织器官外,还在甲状腺、肾上腺、颌下腺内分泌器
探讨钙信号转导在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裂殖生殖期对宿主细胞膜的损伤机制.E.tenella裂殖生殖可引起宿主细胞膜损伤,通透性增大,接种E.tenella子孢子后的72h~96h,宿主细胞培养液中LDH的活力显著升高,宿主细胞中PLA2活性和FFA含量显著增高,表明钙超载激活PLA2,引起膜磷脂降解,形成游离脂肪酸导致宿主细胞膜损伤,引起LDH外溢。E.tenella裂殖生殖可导致
目的:研究发现克隆动物死亡与各种组织器官异常发育有关.Li等报道死亡克隆牛心、肝、肺和肾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本研究对死亡克隆绵羊的各种组织器官进行了组织病理学分析,初步表明了死亡克隆绵羊的各种组织器官发育异常情况,为后续研究导致克隆绵羊发育异常的分子机制提供数据参考。材料方法:收集死亡克隆羔羊(11-1和11-2)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肺脏和胎盘组织,放入10%的福尔马林中固定24小时,在梯
目的:布鲁氏菌外膜蛋白BP26是布鲁氏菌的重要毒力因子,本研究采用bp26基因缺失株和BP26蛋白分别与胚胎滋养层细胞(HPT-8)作用,探讨布鲁氏菌bp26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材料方法:从布鲁氏菌疫苗株M5-90克隆出bp26基因并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表达,采用Ni柱亲和层析法纯化BP26蛋白,经SDS-PAGE、Western-Blot检测并鉴定疫原性.采用overlap
近年来研究表明,包括啮齿类、牛、鹿、马、狗、猫等多种动物中均检测出了戊型肝炎IgG抗体,说明这些动物可能都是戊型肝炎的传染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猪戊型肝炎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凸现出猪戊型肝炎的公共卫生意义.为了解猪戊型肝炎病毒在石河子市猪场中的感染与流行情况,随机收集石河子市屠宰场猪100份肝脏样品,进行免疫组化及HE染,以加强对石河子地区猪戊型肝炎的预防控制,提高人们对猪戊型肝炎的警惕性,不仅对猪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oea virus,BVDV)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BVDV感染家畜后引起腹泻、流产、呼吸道疾病和免疫机能障碍,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目前还没有控制BVDV的有效措施.本研究通过RNAi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制备整合有靶向BVDV基因组shRNA的转基因胚胎和胎儿,探讨RNAi防治BVDV疾病及培育抗BVDV家畜动物的可行性.前期研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进行多肽筛选的实质是一个蛋白互作的过程,1990年McCafferty等报道了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溶菌酶单链抗体的方法,使得这项技术被更加广泛的应用.本实验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42株阳性环7肽噬菌体,对其DNA序列进行Basic BLAST、DNAMAN及NCBI protein blast分析筛选出与布鲁氏菌OMP25蛋白亲和结合很强的5个多肽和一个潜在的OMP25蛋白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