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TcLr19感病的叶锈菌突变体的获得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ga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TcLr19表现为全生育期抗性,在我国至今没有发现对TcLr19产生毒性的菌株,所以本研究拟利用EMS诱变获得使小麦TcLr19感病的叶锈菌PHNT毒性突变菌株。本研究以叶锈菌菌株PHNT为野生型实验材料,对其进行单孢分离并大量扩繁;首先将EMS设为0.005M、0.05M、0.01M及0.1M不同的浓度梯度,处理小麦叶锈菌新鲜夏孢子,并以未处理的孢子作为对照组,显微镜下观察孢子萌发率,选取萌发率为50%的EMS浓度大批量处理小麦叶锈菌新鲜夏孢子,并接种于小麦TcLr19;初步获得在TcLr19上感病的多个突变菌株,大量扩繁,接种于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材料,并同时接种野生型菌株作为对照,进一步明确其发生突变的位点,若只有TcLr19的表型由抗病变成感病,而其它的近等基因系材料没有发生改变,即发生突变的位点为AvrLr19;。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同EMS浓度诱变小麦叶锈菌新鲜夏孢子,EMS浓度为0.005M时,孢子的萌发率为50%,浓度越高萌发率越低;通过EMS诱变我们获得了8株突变菌株,正在进行进一步验证。本研究为AvrLr19的克隆以及AvrLr19分子标记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指导含Lr19的小麦提供理论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北京师范大学参与共建的85 cm光学望远镜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主力观测设备之一.利用该望远镜在2019年5月12日的非常规观测数据,构建了其在B、V、 R、 I 4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