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故障条件下含DG的配电网的解并列控制方案的研究

来源 :2008中国国际供电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eng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分布式发电(DG)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含DG的配电网当系统故障时,目前的做法是在DG端口将其无条件的切除。然而随着DG规模、容量的扩大及其在发电比例中的提高,系统故障时,不对DG接入系统的解并列点加以详细的研究分析,而简单的将其从配电网上切除,难以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同时使DG的发电效果大打折扣。 本文对含有DG的配电网在系统故障以后DG的动作行为加以研究,将DG按照其并网接口、控制策略等加以分类,将部分不能维持稳定并网运行的DG剔除以简化分析。结合系统中的故障点、负荷分布等确定具体的解列点安装位置,给出了新的解列动作判据及其逻辑流程。在保证DG稳定运行的前提上,研究当系统故障恢复运行时,如何协调控制各个孤岛内的DG,使得远方的解列点处能够满足同期条件进而实现快速、平滑并网,给出了远方并网的动作判据及逻辑流程。上述研究及其实现都依赖于含DG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支撑,因此在传统配电网自动化基础之上,提出了含有DG的新型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内容及其实现功能,为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探索经验。
其他文献
现代化社会中,大量电气设备的投入使用,不仅对电网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同时也对电网提出更高的电能质量要求。目前,电力公司对用户的电力负荷情况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而用户在改善电能质量方面也是各自为政,这种情况造成整个电网电能质量不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通过改进业务流程,在用户申请用电时,对用户的负荷情况进行排查,对用户使用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并依据这些条件,向用户推荐不同的电能质量改善方法。同时,为了
目前,上海配电网中心城区的10kV架空导线绝缘化率已达到一定程度,然而在关键设备的关键部位依然存在导体裸露现象,这些设计缺陷极易导致短路故障。本文在精益生产理念的指引下,对近年来架空线路各类故障标本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相当大一部分故障——特别是造成城网大面积停电的故障——是混合线缆故障,即故障点在架空线路中含有跨越电缆的部分。通过大量设计和分析、比对和推敲,我们在现有旁路作业开关基础上,自主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发展,有源电力滤波器(APF)逐渐取代传统的无源滤波器,成为低压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治理的首选方案。本文研究了三相三线制有源滤波器在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系统中的运行特性,以及对平衡负荷、不平衡负荷的补偿性能。动态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三相三线制有源滤波器对三相三线负荷的谐波电流具有很好的补偿效果,而对于三相四线平衡负荷、三相四线不平衡负荷的补偿能力较
本文分析了当前操作票生成系统的开发现状和问题所在,提出了柔性定制的智能票生成和管理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特点、体系结构、基本原理及票生成过程。通过本系统的柔性定制功能实现操作票的智能生成和综合管理,大大提高了操作票生成和管理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提高了调度操作水平。
本文探讨了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分析了故障零序电压以及故障点、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并计算了各线路零序电流变化量。文章导出一个重要原理:只有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会随消弧线圈变化而变化。所以当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如果消弧线圈电感值发生突变,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也会很快突变,而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却几乎保持不变。由此,给出的故障检测算法就是通过判断零序电流最大值确定故障线
近年来电子式互感器已经开始在电力系统中获得应用,并表现出良好的性能,而解决电子式互感器与保护、测控设备的通信接口问题,是电子式互感器能否实现产业化的关键。本文对如何采用标准9-2实现过程总线通信进行了探讨。采用9-2中面向间隔的原则,针对两圈变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对合并单元进行具体构建,提出的合并单元映射的实现,不仅支持SV报文的广播/组播和单播传输服务,而且也支持对相关的采样值控制块的访问。变电站整
为适应现状优化、近期规划的精细化和日常化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统一进行高中压城市电网综合规划的信息平台。该平台不同于以往仅仅作为规划编制工具软件的辅助决策系统,而是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规划人员的协同工作平台和规划信息访问平台。新的基于该平台的上下级电网综合规划流程,与传统规划流程进行比较,能很好地解决城市电网全电压系列综合规划问题,达到电网的整体优化,避免诸如N-1备用重复、上下级不协调等问题,达
本文从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基于等效电压降落模型(VDM)和等效线损模型(LLM)混合的配电网潮流降规模算法,并用遗传算法实现了基于以上数学模型的配电网无功优化计算。针对遗传算法计算效率低的现象,对其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算法的计算效率和全局寻优能力。
本文针对微网中存在的多种运行模式,在构建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低压微网在对等控制方法下的动态行为。通过两组仿真算例研究了储能设备在微网模式转换中的作用。如果采用微型燃气轮机作为微网的主要功率调节单元,在微网从并网模式向孤网模式转换过程中,系统频率和电压出现大幅波动;增加储能单元后,在微网模式转换过程中,系统频率和电压波动可以得到有效抑制,且微网能够很快稳定在新的运行状态。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大量非线性电力电子器件和装置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这些设备的运行使得电网谐波污染日益严重。本文介绍了所采用混合型电力滤波器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阐述了该拓扑的优点。分析了轧钢机负载电流检测控制方式,通过MATLAB搭建了仿真平台,以工业现场测试数据进行仿真模拟,仿真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混合型电力滤波器的有效性,此装置具有较好的谐波补偿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