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递走向对话--浅谈对话教学在化学课堂中的开展与实施

来源 :第八届全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也是实现教学引导的有效手段。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在种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灌输式的传统。这种传统导致的结果就是:课堂成了教师传递知识的场所,教师讲得酣畅淋漓,而学生却只有被动接受,教学的本真意义——交往与对话荡然无存。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深入,对话教学逐渐成为一个崭新视点和着力点,成为一种时代精神,为教育工作者所推崇。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有效的开展好对话教学,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做一浅析,以求共勉。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职前化学教师的特点,设计职前化学教师
  预测—观察—解释(predict-observe-explain)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现代教育研究基础上的演示策略,这种策略的实质是通过预测暴露学生的前概念,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的认知发生冲
  上世纪90年代起,在国际性的数学和科学教育评价的专案中(如TIMSS、PISA),各参与国为研究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业成就、素质形成的关系,国家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将课堂教学案例
  非化学化工专业的大学化学教学必须深入浅出,在优化知识结构、创新教学进程、增强互动交流、改革教学模式、重视实验环节五个方面下功夫,才能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