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比容和血肌酐对胰腺坏死的早期预测

来源 :2010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红细胞比容(HCT),血肌酐(Scr)对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患者发生胰腺坏死(pancreatic necrosis,PN)的早期预测。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PN组和非PN组入院时HCT值和48小时内Scr峰值的差异,及高、低HCT组,高、低Scr 组的PN发生率、CTSI评分、APACHE Ⅱ评分之间的差异。并对HCT,Scr这两项指标判断PN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进行计算。 结果:低HCT组PN发生率低于高HCT组(P<0.01),高Scr组PN发生率高于低Scr组(P<0.01),HCT值判断PN的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8.8%和82.8%,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2.4%和90.6%,Scr 值判断PN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37.5%和99.1%,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和85.2%。 结论:HCT和Scr有助于PN的早期预测。
其他文献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以手术切除为主,病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加之手术创伤打击,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严重影响病人预后,因此胃癌病人术后营养支持一直倍受关注。本文将本科胃癌根治术的病人早期肠内营养(EN)治疗的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
目的:初步探索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后适宜的早期饮水时间。方法:设计一个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将患者纳入早期拔饮水组与传统组,比较二组间患者胃肠功能康复指标差异。结果:两组间术后第一个24小时内胃液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饮水组半流质饮食时间、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早于传统组(P<0.01)。胃管拔除时间与饮水试餐时间、半流质饮食时间、血浆管拔除时间、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有着良
机械通气是对ICU许多危重病人抢救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异于正常生理的正压通气将对病人的胃肠道运动和能量需求产生影响,同时氧合的障碍也直接干扰着细胞的代谢过程。本文介绍了肠内营养的定义和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目的,浅谈了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评估及监测,分析了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探讨了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病人术后早期血糖控制优化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使病人更加顺利地度过术后康复期。方法:将7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重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5例,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血糖控制优化方案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37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护理常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的水平、安全性、有效性及护士工作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高血糖指数(Highperglycemic index,HGI
我国于2001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亿,占全国人口的8.3%,预计2014年,预计老龄人口会超过2亿,本世纪中叶,老龄人口将达4.37亿,年净增老龄人口800-1000万。本文介绍了老年人营养代谢的特点,浅谈了老年人营养评估方法和老年病人营养支持要点,阐述了老年外科病人的肠外营养支持和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急剧增加,2009年时全国高血压、高血脂分别为1.8亿,2010年糖尿病已经超过9800万,有糖耐量异常的己经达1.48亿。与营养相关的肿瘤发病也是突飞猛进,而这些疾病都与营养过剩有关。本文介绍了营养师的定义,浅谈了营养师的作用及其工作范围。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代谢及明显的负氮平衡,病情重,死亡率高,营养支持治疗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的适应症和开始时机,分析了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的方式,浅谈了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的需要量。
目的:以 AFP 启动子和增强子作为调控元件,构建肝癌特异性镇痛抗肿瘤肽(analgesic-antitumor peptide,AGA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探索生物毒素靶向抗肝癌作用。方法:取东亚钳蝎总RNA,通过RT-PCR法克隆AGAP基因,并连接到含最短最有效AFP启动子和增强子组合真核表达载体pAFP,构建重组质粒,酶切、PCR及测序鉴定,通过转染细胞观察其作用,RT-PCR法测定AGA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胃癌病人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64例胃癌术后病人分为3组:传统治疗组(A组,n=20)、肠内营养组(B组,n=21)和肠内营养加静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组(C组,n=23),监测各组病人术后1/2小时、4天、6天凝血功能、血小板、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结果:各组病人凝血功能在术前未见差别(P>0.05),术后第4天C组纤维蛋白原(Fb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肠外营养液在胃肠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去年7月至12月行胃肠道肿瘤手术病人44例,分为两组,每组22例。手术后分别予全和一卡文营养液和配置室以糖、脂肪、氨基酸等要素配成的TPN进行营养支持。3d后测体质指数(BM Ⅰ)、血清总蛋白(TP)、ALB、Hb、淋巴细胞总数(TLC)、Iga、IgG和IgM、T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分析对比,并比较两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