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锶离子协同改性聚醚醚酮种植体表面促进骨质疏松大鼠快速骨整合的实验研究

来源 :2016国际口腔及颅颌前沿研究研讨会暨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骨质疏松大鼠模型上,探讨改性医用聚醚醚酮(PEEK)种植体表面快速骨整合效果,为新型高分子种植体材料在口腔种植领域的运用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EBE)首次在PEEK 表面引入生物活性元素(硅/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 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改性表面物理结构及化学成分;体外评价改性后表面及其浸提液对骨质疏松大鼠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的成骨分化及成血管影响,并对其相关机制深入研究;构建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改性PEEK 种植体材料植入大鼠股骨内,通过Micro-CT、序列荧光标记和组织学手段检测改性PEEK 基种植体表面骨整合及血管生成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头颈部肿瘤在全身肿瘤发病率中高达第六位高。大部分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放疗,合并手术或者化疗。然而,放疗会引起放疗野周围正常组织的急性或者慢性损伤,包括唾液腺损伤,会导致唾液分泌功能下降,引起口干、猖獗龋、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本课题研究利用SHh 基因逆行投递至唾液腺,来防治小型猪放疗后腮腺损伤。
目的:采用同轴电纺和混合电纺的方法制备纳米梯度纤维膜,并在核壳结构中载入生物活性因子辛伐他汀,评价含生物活性的梯度结构纳米纤维屏障膜的体内外活性。材料与方法:以生物可降解聚己内酯(PCL)和明胶(Gelatin)为原料,通过同轴静电纺丝和混合电纺丝制备成具梯度结构的纳米纤维膜(PCL-PCL/Gelatin-辛伐他汀)。扫描电镜观察电纺膜的表征及断层结构,并分别测定膜的纤维直径、孔隙率。
早期研究证实EETs(14,15-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具有抗炎,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促进器官和组织再生等功能。但EETs 在体内极不稳定,合成后即迅速被sEH(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水解生成双羟基二十碳四烯酸,而这种代谢产物生物活性较低。因此对于EETs 功能的研究目前主要为外源性给予EETs 或E
会议
目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MJOA)是颞下颌关节病(TMD)的一种主要类型,主要表现为软骨退行性病变、软骨下骨异常改建和滑膜慢性炎症.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matrix protein 1,DMP1)是一种酸性非胶原蛋白,广泛存在于骨和牙等矿化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中.DMP1 通过一系列翻译后修饰形成的功能性蛋白,具有调控骨和牙的发育及矿化的重要作用.经过糖基化修饰,DMP1 唯一糖基化位点
目的:探究在维甲酸(Retinoic acid,RA)作用下miR-27b-3p 靶向α-dystrobrevin(DTNA)对C2C12 成肌细胞分化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诱导C2C12 细胞肌向分化,经10uM RA 作用,应用Real time PCR 检测miR-27b-3p与DTNA 的表达情况,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 检测DTNA 与Myosin 的表达变化;将miR-
目的:构建含hBMP2(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2,hBMP2)质粒DNA 的β-TCP/胶原(β-Tricalcium Phosphate/Collagen β-TCP/胶原)支架材料,并研究其对MC3T3-E1 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制备纳米级多孔β-TCP/胶原支架并负载含BMP2 目的基因的质粒DNA 形成基因修饰的支架材料。建立MC3T3-E
生物活性材料是骨修复材料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开发具有快速调控细胞/组织生物学响应并促进骨再生的速率是实现缩短临床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并实现材料在大尺寸骨和难愈合骨缺损修复领域应用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材料降解释放的活性成分能够激活成骨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成骨分化和相关成骨基因的表达;此外,材料植入体内时,首先发生的是细胞/组织表面受体与材料表面的相互识别和作用,进而引发特异性生物学反应、激
目的:研究利用人腮腺间充质干细胞(hPMSCs)诱导多潜能干细胞(hPMSC-iPSCs),进行定向诱导分化,再生腮腺组织的方法.材料与方法:选择三个临床腮腺切除术患者,获得正常腮腺组织,分离培养获得腮腺间充质干细胞hPMSCs.应用游离质粒混合因子(OCT3/4、SOX2、KLF4、c-MYC、LIN28、TP53 shRNA)电转导法重编程诱导,获得稳定的iPS 细胞(hPMSC-iPSCs)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