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深部碰撞作用伴生的浅部伸展现象成因探讨

来源 :2008年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esechines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块碰摘时期,岩石圈中深部受到的推挤应力导致岩石圈内一系列构造薄弱面发生层圈间滑动,因牵曳抽拉使中下部形成伸展盆地和岩浆活动。由于板块边界的推挤应力足长期性的,因此层圈滑动派生出的伸展构造在大陆板块演化时期也是不断发展的,由此推进着大陆岩石圈结构的不断进化和发展。
其他文献
每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发生的次数、移动路径和强度都是随机的,因此对于中国东南沿海各地。每年遭受TC影响的次数便构成了某种离散型分布,而TC影响下的最大风速则可以构成某种连续型分布。本文采用1961-2006年上海台风研究所提供的TC中心风速和TC影响期间各台站大风资料,利用Poisson-Gumbel联合极值风速计算方法,计算了沿海各气象站TC影响大风的多年一遇风工程设计最大风速。结果表明
本文采用非对称台风模型,利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1978—2007年热带气旋(TC)中心气压和风速资料及1978—2007年日本气象厅再分析资料,计算进入中国近海的每2小时TC风场,得到50 km×50 km网格上的TC风速。使用近岸自动气象站实测资料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风速与实测风速比较吻合。采用Poisson-Gumbel联合极值分布模型,计算每个网格的TC影响下100
采用风洞进行大气扩散污染物输送模拟实验研究,目前仅限于中性大气,为弥补风洞实验的不足,多年来使用水来模拟大气.使用盐水密度的变化来模拟大气温度层结的变化,取得成功。本文将以哈尔巴岭地区销毁工程为例,研究厂区释放烟气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对不同的大气状态包括中性大气、稳定层结大气和逆温层大气时的污染物飘移轨迹和大气扩散规律。
在染毒环境中从事特殊作业.需要采取呼吸道和皮肤防护措施。在人体与防护装备之间构成一个小环境,特别在高温、高湿、高强度的作业中,人体排出的水分和热量不能与外界交换,使人员产生严重的不适感,称为“热应激”。本课题模拟了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作业劳动强度和热环境,试验研究了不同防护等级(防护水平)和劳动强度(运动负荷)条件下人员生理热应激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受试者为6名健康男性青年,每人均需完成各种条件
对突发大气污染化学事件预警预测系统(APAWP)的理论框架进行了介绍,给出了化学危害预警预测的具体含义,着重介绍了化学危害数值快速预测和化学风险源实时预警的理论和技术。该系统实现了多模式在不同系统下同时运行并相互调用运行结果,并将多个先进的模式与GIS系统进行了耦合。针对保护目标的移动风险源和多个化学风险源预警系统能够自动运行并实时预警,化学事故数值预测时间在3 min左右,预警预测系统均能进行实
俯冲带发生的化学作用导致了广泛的脱气作用和岩浆活动,控制着全球物质循环和大陆地壳的生长,是地球演化的基础。本文介绍了超高压变质脉体及成因,分析了超高压变质过程中流体成分与性质,阐述了大陆俯冲带的流体化学动力学。
我国可溶岩分布非常广泛约200万平方公里。在华北地区总厚度为1000至2000米,华南地区可达5000至6000米。岩溶地区溶隙裂隙发育,常伴有溶洞、地下暗河。采用常规钻探方法(钻井液、潜孔锤)进行深孔钻进显然无法实现,采用泥浆钻进钻井液漏失严重,同时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本文简述了气举反循环的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并介绍了水文地质条件及施工设备,最后分析了钻进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本文介绍了基于位场分离的视密度反演法处理东海及邻区重力异常场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视密度反演的方法在对研究区内的区域性大断裂如郯庐断裂,江绍断裂以及东引-海礁隐伏断裂有很好的分辨能力。不同深度的视密度切片信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大断裂的发育深度和规模。在沟弧盆等地形以及构造复杂地区利用视密度反演法用于深部地质构造研究,可以揭示不同深度上补偿质量分布情况,从而推测莫霍面的起伏情况。
花岗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岩石类型之一,且常常和许多内生金属矿产有关。因此,花岗岩及其与成作用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经久不衰、古老而又不断创新的研究领域。然而,由于花岗岩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地质研究客体的时空不可及性,导致学者们对某些科学问题长期争论不休。近年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花岗岩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岩石学问题,而是重要的地质学问题、地球动力学问题。因此,学者们越来越多地将花岗岩的研究与区域地质
印度与亚洲地块的碰撞时代和过程是近年來青藏高原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也是争论最大的问题之一。文章对印度与亚洲碰撞时代进行了讨论,分析了西藏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一带晚白垩世花岗岩年代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