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辅助药物治疗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 :2016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超短波在临床康复治疗中辅助药物治疗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脑卒中继发相关性肺炎患者14例,年龄59~88岁,平均(76.5±11.5)岁,其中脑梗死8例,脑出血6例;男性6例,女性8例.将1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组7例和对照组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意义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经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血常规、痰培养诊断为卒中相关性肺炎后,均即刻针对性给予相关药物治疗,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药物的基础上给予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7~21天以后,实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超短波辅助药物治疗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可以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OPT(oral placement therapy)吹气笛治疗对改善脑卒中后口唇闭合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口唇闭合障碍患者30例,根据入选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则辅以OPT吹气笛治疗.分别于入选前及治疗12周后采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中闭唇鼓腮分级标准对2组患者唇运动进行评定,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
目的:探讨使用上肢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内科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上肢功能性电刺激(FES),每日1次,每次20min.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Fugl—Me
目的:探讨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膝过伸步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膝关节控制强化训练,对照组做常规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步行能力和膝过伸的发生率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下肢膝过伸和步行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膝过伸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步行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膝
目的:研究早期运动训练对改善和提高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的疗效,促进脑瘫患儿的生长运动发育,降低脑瘫患儿的致残率.方法:选取40例脑瘫患儿,其中实验组20例,年龄在12个月以内,对照组20例,年龄在12个月以上,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运动训练3个月,观察两组的粗大运动发育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GMFM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实验组患儿在治疗后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脑卒中患者因为上运动神经元功能一定程度的缺失,导致步行时下肢肌肉激活异常而引起异常步态,对患者的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步态分析结合表面肌电技术来检测步行中下肢肌肉的激活情况。本研究介绍了表面肌电技术检测肌肉激活的方法,阐述了健康人群步行时的下肢肌肉的激活状况,并对详细讲解了卒中患者下肢肌肉异常激活模式,并对影响卒中患者步行时肌肉激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说明,充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结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联合治疗组(30例)、镜像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物理疗法、理疗、作业疗法等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辅助生物反馈结合镜像疗法,镜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辅助生物反馈疗法,对照组完全避开视觉训练,训练时间均为70min/次,2次/d,
目的:探讨动静态悬吊闭链运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7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6例)和对照组(n=36例),两组均采用超短波电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悬吊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徒手等长、等张肌力训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4周后,其患膝屈、伸肌群各项功能参数均有显著改善,患膝疼痛及功能性行为能力评分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和p
目的:观察水中步行训练治疗踝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6例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急性期进行冷疗、超短波、制动等处理,后期给予蜡疗、超声波治疗及运动训练.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行水中步行训练.于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对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Baird-Jackson评分均高于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下肢矫形器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T10-L1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21例,按装配矫形器类型分为互动式截瘫步行器组1 1例和膝踝足矫形器组10例.装配矫形器前两组患者均进行8周规范的综合康复训练,在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使用下肢矫形器并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6周.分别于装配矫形器时、装配后6周进行ADL评定和步行功能评定.结果:2组患者经过常规康复训练
为了解作业治疗在宁波养老服务机构中的需求,对宁波下属6个区的机构负责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将数据导入SPSS 22.0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宁波地区养老机构对作业治疗有一定了解但不深入;目前在开展的机构较少,缺乏专业的作业治疗师;具体服务中,辅具评估和适配、团体活动开展等需求较大;对作业治疗师有需求,本地的潜在需求量很大,学历要求总体不高,可作为高职学生的就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