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无须理由--重评青年马克思对原子论差异的阐发

来源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0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理论进路而言,伊壁鸠鲁与德谟克里特原子论的差异实质上根源于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矛盾结构;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之所以强调伊壁鸠鲁原子论中的“个体性原则”,是因为他认可了伊壁鸠鲁以一种“实践哲学”反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实用价值”,并借此来反对黑格尔“绝对精神”对“自我意识”的强制整合。
其他文献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始起步,是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不断推进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主取得巨大成就,也遇到重重阻力。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要以渐进政治改革为原则,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广开渠道,促进公民广泛政治参与,提高公民民主意识。
超隐喻理论以针对汉语的语言符号学研究为自身的理论核心,从语义与修辞等更深层的话语入手,对西方的以结构主义叙事学为基础的诗学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提出了文学不是对语言的驾驭,而是对语言的解放,唯有语言的解放,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等全新观点。由于现实社会中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语义的生成与流变从来都不可能是纯洁和无辜的,或被遮蔽或被过度地利用。而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则可以给语言提供了一个缓冲地带,在
滨海新区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要谋求更良好的发展前景,必须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在滨海新区整体形象构建的过程中,相应的传播主体包括政府、媒体、企业以及公众等四个方面。本文探讨的就是这四者在构建滨海新区美好形象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实现策略与方式。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崇高的政治理念。能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决定着执政党的地位和命运。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就要求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心系人民安危、关心群众疾苦,为人民多办实事,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都归结到代表和服务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周恩来是我党树立和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一个杰出典范。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民占国家人口的大多数。周
针对目前世界性的主体困境,即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失落,本文分析了西方市场经济对主体意识的自发影响和我国计划经济对主体意识的追求及实现状况,认为主体意识是社会主义选择市场经济的重要因子。因此,社会主义制度、市场文化与中华传统和谐文化的现代性融合而产生的成熟主体意识,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具世界性和优越性的契机。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相统一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政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政治体制改革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就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意义而言,就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继承和发扬人类及我国历史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推进政治系统的性质的鲜明体现和结构功能的不断改善。创新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不是口号、不是招牌,必须真切践行在一切工作和各个环节中,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和法宝。科学发展观是否践行到位,会在效益或惩罚中得到检验。雨雪冰冻灾害给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困难,个别地区甚至呈类似战争状态中的困境。社会出现不和谐,需要我们探究其经验和教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充分体现。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行动和人格力量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人为本;这同中国共产党在宣传思想工作方面遵循文化工作自身发展规律,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的深厚底蕴分不开的,这些经验值得总结。
国有企业是我党执政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有企业党组织则是我们党一支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如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科学地确立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尤为重要。历经30年改革开放的探索和磨合,国有企业党组织实现了从“一元化领导”到“政治核心”的定位转型,用实践诠释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企业党建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
基层民生问题是立国之本,特别是改革开放走到今天,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政权能不能巩固,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把握基层民生脉动,关注基层民生诉求、不断解决好基层民生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的大问题。文章从关注基层民生是新时期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关于基层民生问题的几种错误思路及领导干部解决基层民生问题的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