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养殖滩头雅罗鱼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来源 :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we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滩头雅罗鱼是鲤科鱼类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溯河洄游生殖产卵的鱼类。本文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滩头雅罗鱼性腺发育、精巢结构、产卵时间及类型进行了研究。滩头雅罗鱼精巢为典型的小叶型结构,共可分为6个时期。按照卵巢外形特征和生殖细胞类型,卵巢可分为6个发育期时期,对应卵细胞6个时相。研究表明,性成熟的滩头雅罗鱼在9月末性腺发育到第Ⅲ期,并以Ⅲ期越冬。而未达到性成熟的幼鱼(2+龄)性腺发育到Ⅱ期,并以Ⅱ期越冬。性成熟的雄鱼在4月末或5月初性腺发育到第Ⅴ期,雌鱼在5月中下旬或6月初才能发育到第Ⅴ期,雄鱼性腺发育快于雌鱼。盐碱度是影响溯河洄游产卵鱼类卵巢发育和最后产卵的重要因子。本研究结果表明2-3龄个体不论在淡水或弱碱水环境中养殖,性腺发育时相并无明显区别。性成熟的滩头雅罗鱼性腺发育高峰期一年只出现一次,为一次性产卵类型。
其他文献
笔者就再次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对沙坡头区鸡病防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宣和第2养鸡园区的选址、建筑和布局既不利于养鸡生产,也不符合动物防疫卫生要求;鸡舍设施简陋,鸡舍内环境受季节、气候的影响较大,舍内夏热冬冷;养鸡园区环境污染严重,为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创造了条件;养鸡园区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使疫病防制工作处于无政府状态;家家户户搞养鸡,人人都当鸡“老板”,防疫工作不能高度统一,养鸡园区内
目的:基于流产衣原体MOMP单克隆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流产衣原体包涵体抗原。方法:将收集到的疑似或确定为衣原体感染的羊流产胎儿的肝、脾、肺、肾、胃内容物等的混合物接种7日龄鸡胚卵黄囊进行培养,收集4~9日龄死亡鸡胚的卵黄囊膜作为样本,作PCR-RFLP检测;将PCR阳性样本接种于Hela229细胞,培养48h,以鼠抗流产衣原体MOMP单克隆抗体为一抗,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抗体为二抗,用间
Peroxiredoxin 6(Prdx6)是一种双功能蛋白,同时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磷脂酶A2活性.Prdx6可能参与到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过程的免疫反应,同时病原体自身的Prdx6在减少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氧化伤害方面发挥着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Prdx6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世界范围内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目前仍然没有关于布鲁氏菌病与Prdx6相互关联的报道.本课
会议
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隶属合鳃目(Symbranchiformes)、刺鳅科(Mastacembelidae)、刺鳅属(Mastacembelus),是一种分布在华南地区的小型经济鱼类.本研究利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不同地区大刺鳅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0个微卫星位点在283个大刺鳅个体中共检测出183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2.1~11.
在连续多年鳗鲡人工繁殖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饵料对仔鱼存活率的影响,并记录了仔鱼的运动特征和摄食行为。结果 表明,与不投喂饵料的对照组相比,以鲨鱼卵、磷虾(Euphausia superba)提取液为基础的饵料和以鲨鱼卵、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匀浆液为基础的饵料以及微绿球藻液(Nannochloropsis oculata)对仔鱼的存活起促进作用,仔鱼发育至柳叶鳗前期;
斑鳢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为了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准确地分析斑鳢功能基因的时序及组织特异性表达, 本研究克隆分析了9个基因斑鳢的候选内参基因,包括:actb,tmem104,ef1α,tmem256, sep15等。首先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这9个内参基因在成鱼不同组织(心、肝、脾、肾、脑、眼、性腺和肌肉)和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mRNA表达情况。 然后通过RefFind软件对这些基
;在鱼类中,精子活力是影响雄性生殖非常关键的一种因子.氯喹,是一种细胞自噬抑制剂,曾被报道过对哺乳动物的精子质量有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氯喹对黄颡鱼精子活力和受精率的影响.我们对黄颡鱼进行了不同浓度的氯喹胸腔注射,结果显示氯喹在抑制细胞自噬的同时,显著促进了精子活力.随后,我们对其各种精子活力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相比对照组,氯喹处理组显著促进了精子的直线速度(VSL),曲线速度(VCL),平均路径速
为探讨草鱼(♀)×赤眼鳟(♂)杂交F1的可育性,本研究以草鱼(♀)×赤眼鳟(♂)杂交F1及其亲本为材料,采用体外胸腔注射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分析和比较了染色体核型,初步解释了杂交F1同亲本间的遗传关系;同时利用石蜡切片法对其性腺进行了组织学分析,初步评估了杂交F1的生殖能力和可育潜能.核型结果表明:草鱼、赤眼鳟和杂交F1的染色体数目均为48条,二倍体,染色体核型公式分别为2n=22m+22sm+4s
为评估选育三代的盐碱耐受性能和生长性能,将体重1g左右的选育三代鱼苗与对照组(非选育群体)放入淡水水箱(0.6m×0.4m×0.5m)中,盐、碱度从始浓度0开始,每天提高8g/L、2g/L,直至全部死亡为止,进行慢性致死试验;同时在养殖车间水泥池(6.0m×5.0m× 1.6m)中,设置淡水组、盐度组(10 g/L)、盐碱混合组(10,2)g/L、(10,4)g/L和(10,6)g/L(分别用S0
赤眼鳟具有比草鱼更好的GCRV抗性,本文为探讨赤眼鳟和草鱼TLR22的结构和表达特性与GCRV敏感性的关系,克隆了赤眼鳟TLR22基因cDNA全长,并对比分析了草鱼和赤眼鳟TLR22结构和表达特性.结果 显示ScTLR22 cDNA全长3504个碱基,共编码960个氨基酸.ScTLR22由胞外起识别作用的18个富亮氨酸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内传递信号的TIR结构域组成.结构方面:ScTLR22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