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Platform for Classroom Teaching

来源 :第21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y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dvocated educational philosophy,that 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lear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itiative,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of cultivating learner.However,the existing teaching platform always taught in order to teach,and it cant truly reflect the role of assisting instruction.In response to this phenomenon,this paper designs a teaching platform based on cooperative learning,and used it in actual classroom.The teaching platform can promote and change students way of studying and learning and develop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in practical activities.
其他文献
本研究旨在探讨计算机概论课程运用即时回馈系统教学时,师生互动、自我效能、学习投入与学习满意度之相关分析.研究对象为台北市某高职一年级工科共六个班级238名学生,在使用即时回馈系统辅助教学后进行调查研究,总计回收有效问卷225份.皮尔森相关系数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用即时回馈系统教学时,师生互动、自我效能、学习投入与学习满意度之间皆呈显着的正相关,且经多元回归分析得知此三变项能预测学习满意度达8
E-books and animation have different advantages.However,few studies integrated animated films into an e-book.On the other hand,previous research showed that females and males showed different attitude
透过无所不在学习可以让知识的传播更有趣,因为在这网路时代,从萤幕能得知天下大小事,掌握了行动载具就拥有了学习的自主权,并能将对于知识的渴求展现为实际的行动.有意义的玩,则是由内在动机而来,即使没有强烈的外在诱因,也能让人全力以赴,结合现代网路所带来的便利可以成为探索在地的游戏基础.有鉴于现代人对于世界强权的动态总能即时更新,对自己周边的日常地景却不一定熟知,期待发展出一种简单好操作、易上手的在地化
终身学习已是普遍的趋势,在职进修者常因出差等原因而有无法到校学习之困扰.本研究结合「同步网路教学法」和「翻转教室教学法」两种教学法之特性,以网路翻转教学让师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皆能在网路上进行,试图改善在职生无法到校学习的窘境,同时也改善传统网路教学比较缺乏互动性之问题.本研究目的在探讨网路翻转教学法的优缺点.以个案研究法,利用扎根理论进行概念萃取,并辅以观察法与访谈法.研究发现教学者与学习者认
This article reports a one-year case study,investigating what apps on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 could be used to support students science learning in a seamless learning,taking the topic of Flowers a
本研究运用数学解题能力训练系统进行实验研究,此系统将问题解决历程分为问题转译、问题整合、解题计划及监控、解题执行等步骤,来解决如对于题意的不了解、解题步骤的顺序不清楚等数学学习问题,透过引导及即时性的回馈,有助于学生学习.研究采准实验设计,研究对象为七年级学生7个班共153人,以班级为单位分为实验组86人,对照组67人,探讨使用数学解题能力训练系统进行学习与传统数学解题教学在数学学习成效与学习感受
本文分析了近十年可视化编程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以国内学校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五种可视化编程工具为例,从相关技术,应用领域,应用目的,应用成果和评价五个维度深入分析文献,得出结论.国内可视化编程的教学与MOOC,翻转课堂,游戏化学习,项目驱动的学习方式结合取得显着成效,并从传统的教学转向了以计算思维,创新思维,逻辑思维等为导向的教学.
本研究提出「主题深读模式」,提供主题式的多文本让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并且借由KWL教学模式、阅读理解策略、PNIQ阶段,以提问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并将模式分为「读」、「创」、「登」三阶段,基于此模式发展平台,为了解此模式与平台对学生的影响,在教育现场实践,共有两次主题活动,对象为国小五年级的179位学生,借由平台收集学生想法,利用问卷了解学生对主题的了解程度,再以访谈了解学生对于模式的兴趣与帮助性
本研究的目的在发展基于影音分享社群之贡献动机量表.首先,本研究从社会网络理论与内容贡献动机的观点,提出使用者于影音分享社群进行发表或分享内容的动机构面,并收集或设计可能测量该动机强弱的问题,形成包含38个题项的量表.该量表经探索式及验证式因素分析验证后,最终得正式量表计21道题,包括7个构面,分别为「学习」、「乐趣」、「归属感」、「声望」、「互惠」、「工具价值」、和「利他」,该量表同时亦具有良好的
PowerPoint是常被教育者使用的科技,台湾的大学常在课堂使用,中学教师却不同,通常使用黑板.许多新科技进入中学后,没发挥预计的教学功用.本文借由质性个案分析,以两位台湾国中地理老师为例,探讨教师为何及如何在教室使用PowerPoint.研究结果为:时间限制与提高教学效率的需求,使教师只使用PowerPoint特定功能.本研究提供读者从Affordance的角度了解新科技在学校使用的限制,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