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段同种异体气管软骨支架移植重建气管替代物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6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ing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长段同种异体气管软骨支架移植重建气管替代物的实验方法。方法:分别用6cm及3cm的同种异体供体犬仅余气管软骨及部分环状韧带的气管支架,和受体带蒂肠粘膜及大网膜,模拟气管的解剖结构在受体腹腔内进行一期气管替代物重建。结果:分别于2周、3周、4周后打开腹腔,肉眼及病理切片观察:用6cm及3cm重建的气管替代物管腔均无塌陷,按压管壁弹性良好,夹裹气管软骨的肠粘膜与大网膜血运好,异体气管软骨无坏死及吸收。结论:该实验在受体腹腔内成功完成长段同种异体气管软骨支架移植重建气管替代物的研究,实现了同种异体气管移植长段气管的再血管化。可为二期气管替代物移植提供有稳定的血液灌注及易于带蒂移植的气管替代物供体。
其他文献
据WHO最新报道,每年至少有55万例儿童患结核病,每天至少200例儿童死于结核病这种可治之病。儿童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年龄越小越容易进展为结核病,并发生结核性脑膜炎、结核全身播散甚至死亡等严重情况,然而,儿童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以及痰含菌量少,造成儿童结核病的诊断依然困难,由于大多数医生对儿童结核病不熟悉,对儿童药物代谢的特点不了解,常常在儿童结核病治疗中采用错误的方案和错误的剂量。中国是
会议
目的 分析总结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孕妇发生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此类妊娠患者并发重症肺结核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科住院并确诊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29.25岁;发热8例,头痛3例;3例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平均确诊时间为
目的 探讨预防性保肝治疗对抗结核药物的肝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36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5例,在抗结核治疗同时使用降酶、抗炎或非特异性解毒等保肝药物;对照组93例,在抗结核治疗同时未使用保肝药物.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
会议
目的 评价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简称“Xpert”)在膝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9例膝关节病变患者的关节液标本,每份标本行涂片抗酸杆菌检查、罗氏培养基培养、Xpert检测.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评价Xpert检测关节液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目的 构建一种新型颈部淋巴结结核外科临床分期系统并检验其对疗效和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从179例在我院接受外科治疗的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病灶大小、受累淋巴结区域、耐多药情况以及糖尿病情况中,筛选出影响疗效和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根据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外科临床分期。结果 病灶直径≥3cm、淋巴结受累≥2组及耐多药(+)是影响外科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以病灶(Lesion,L)、淋巴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加支气管动脉结扎术在治疗大咯血患者时的疗效.方法:对适合手术治疗的78例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在手术切除病灶出血肺叶的同时结扎患侧支气管动脉;对照组41例,仅手术切除病灶出血肺叶.术后依据病情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案,并随访两年,对比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观察近期、远期止血效果及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延长15分钟,手术时间及手术中出血量无统
目的 观察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合并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方法 慢性结核性脓胸合并支气管胸膜瘘104例,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同时行胸膜剥脱术联合瘘修补术30例、肌瓣填塞术联合局限性胸廓成形术9例、单纯胸廓成形术8例、胸膜肺切除术23例及胸膜剥脱术、瘘修补术联合局限性胸廓成形术14例。结果 本组一次手术治愈70例、好转20例,术后1例瘘复发予再次手术治疗,10例发生迁延性肺漏气,4例切口愈合不良。
目的 探讨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65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单纯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38例,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5例,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22例.术后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18个月以上,随访观察病灶治愈、植骨融合情况,对比研究手术前后椎间高度、
随着糖尿病和肺结核两大疾病的流行性升高,糖尿病合并耐药肺结核的病例越来越多,对世界结核病的控制提出新的挑战,但世界关于两大疾病的关联性研究较少,且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我们有必要将糖尿病合并耐药肺结核的发病机制详细阐述,从而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控制结核病的蔓延。
目的 探讨微创剖胸入路病灶清除肋骨捆绑植骨单钉棒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合并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腋下微创剖胸入路病灶清除脊髓减压取肋骨植骨单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伴截瘫患者21例(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3例,D级5例,E级7例),观察术后瘫痪恢复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恢复至正常肌力.手术固定与自体肋骨捆绑植骨,所有病例植骨融合,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