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文化交往中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来源 :中国民族学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文化交往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跨文化交往引起的文化冲突包括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现实发展和文化误解等.寻找共同点是解决跨文化交往中的文化冲突的最为重要的方法,即:寻求彼此经历的共同点、寻求现实交往的共同点、寻求未来民族关系的共同点、寻求包容和理解的共同点.在寻找共同点的基础上应该注意构建各民族互相理解的认同关系、各民族平等对待的友善关系、各民族互相尊重的情感关系.
其他文献
由于有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的不同,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就呈现了差异性."特定文化空间"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了自然环境、历史沿革、生计行为、文化样式等.作为人活动的一种表达方式,特定文化空间下产生并沿袭的民族文化具有与"普遍空间"下不同的特征,因而成为文化多样性的客观存在."德培好"是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哨冲镇水瓜冲村花腰彝十二年一次的祭大龙活动.祭龙活动庄严而欢愉、盛大而隆重,神圣祭祀仪式与欢愉舞龙活
言及新疆文学实施生态美育的可能性,事实上是在学理层面与实践层面二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对新疆而言,生态意识的形成是与客观自然环境的脆弱性紧密相关的,即在干旱与半干旱的地理环境中,生态保护意识是天然而生,若非如此,人类只能面临着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化,最终导致现有绿洲的退化,成为荒原.正是这种客观性,就决定了新疆各民族作家的创作中,存有大量的关于生态保护或者反生态的作品,无论自发与自觉,均是对自身居住环
"一带一路"建设是2016年和国家"十三五"规划期间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我国积极打造内通外联、全方位开放格局的重大举措.新时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加快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区位特点发生了深刻变化,给新疆和兵团的对外开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当前,立足"一带一路"建设中兵团地位发生的重要转变,分析"一带一路"视域下兵团融入新疆核心区建设中面临的诸多新挑战。正视对外交流发展中的问题,积极思考发挥兵团特殊
本文以贵州省中小学为调查对象,探讨其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有效途径.实证研究发现:贵州省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的中小学校较少,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贵州省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应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宣传教育;整合教学资源;科学设置"体育、艺术2+1项目"与技能标准;优化教学效果;创新"体育、艺术2+1项目"认定途径.
本文讨论了两种乡村精英,第一种是与政党国家进入农村的组织路线有关,通过这条路线,从土改时期开始,形成贫下中农背景的大队/党支部/红家庭及其“我家人”的正式政治层面。第二种是由于自然村范围的家庭/集体生存需要,使农耕社会能人(乡绅、富裕中农甚至富农等)成为生产队/自然村的经营和管理者。对乡村基层治理的讨论很容易被政治观念史所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政治观念的长期影响,遮蔽了具体时空下的实况。首先是关
民族虚无主义思潮悄然兴起,严重冲击民族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在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边疆民族的社会心理和日常生活及思想意识都会受到影响.民族对祖国与自身发展的认同上的模糊认识,又极易给民族分裂分子提供可乘之机,使得分裂分子趁势借口国家行使权力未能满足民族权利,打着维护民族利益的旗号,挑拨民族关系,鼓噪民族意识高涨起来,从而煽动民族个体由对国家的向心力转向对本民族的向心力,导致盲目信从者对抗中央政
南方丝绸陆路通道始于成都,取道云南,跨越缅甸,通向印度和中亚以及西亚地区,直抵欧洲,最初只是民族迁徙路线和民间古商道,从汉武帝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间,完成了从民间商道向官方外交干线的角色转变.哈尼族是北来氐羌集团系统沿川滇臧"民族走廊"南下,经同源异流迁移分化后,形成的单一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态中,哈尼族的南迁路线与南方丝绸陆上古道或重叠或离散,哈尼先民也在迁徙史上的不同生态位下积累了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中外贸易的线路,也是两条宗教传播交流的通道.一些外来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沿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中国,这些宗教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与中国文化的互动.汉语体系佛教的确立和发展不仅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其影响力还溢出海外,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可窥见一斑.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在中国的作用和影响力总体而言逊于佛教,它们也发生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互动.人们
越南沙巴旅游业在促进沙巴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沙巴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目前来看,当地的自然景观与少数民族Hmong的传统文化的有效组合及其科学发展,将是沙巴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西式的人文风情只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作为吸引东方游客的一个重要元素.如果没有了Hmong传统文化及其产品,沙巴旅游业的发展肯定是不充分的.而在目前沙巴旅游中,Hmong的传统文化还没有发挥出它应有
红河州与越南边境之间各少数民族一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成为了当代红河州与越南少数民族之间文化交往的社会根源,也成为了红河州与越南之间相互开放的重要基础.从双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语言使用、风俗习惯、宗教活动、民间音乐、经济文化、民族教育等方面来看,都不难发现他们密切交往的痕迹及其对促进边境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的作用;同时也发现在这种交往的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边境的稳定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