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案选择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w4418848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选取不同内固定方案所获得的临床效果之间的优劣.方法 选择山东省骨科医院创伤骨科2013 年7 月至2014 年6 月收治的骨质疏松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38 例(平均年龄77 ±11.5 岁).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10例CPM技术在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对10例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术后健康教育及使用上肢功能锻炼机(CPM)。结果 10例患者假体功能良好,CPM技术增强了患者肌力,增大了关节活动度,恢复日常生活动作的协调性,有效减少了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得出肩胛上悬吊复合体2处损伤的手术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例上肩胛悬吊复合体2处损伤患者10例,伤侧为非主力侧的1例,伤侧为主力侧的9例,肩锁关节脱位1例,锁骨骨折9例,全部合并肩胛骨颈骨折,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例,车祸伤8例,10例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合并伤,伤后至手术治疗时间5-17天(中位时间9.3天),10例患者均采用了手术治疗,其中6例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于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影响,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对哪一年龄段的患者更为适宜。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97例。
目的:通过对损伤的大鼠脊髓早期不同时机减压后测定脊髓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70 的表达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评价早期减压的疗效。方法 采用环扎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8h脊髓减压组(实验B组)、72h脊髓减压组(实验C组)和不减压组(实验D 组),并分别在1d、3d、7d、14d和24d处死后取各组大鼠受损脊髓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法、光密度测量法观察脊髓
目的:探讨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骨性融合型)的临床分型及其术式的选择策略。方法:定义寰枢椎间存在骨性融合的寰枢椎脱位为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并根据骨性融合范围、融合位置的不同,分为广泛融合型和点状融合型;根据是否存在手术史和内固定装置残留,区分为医原性融合和自发性融合。
目的:建立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的新型随访机制,减少患者出院后因缺乏专业健康指导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几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科出院患者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2014年出院后与科内随访护士建立网络联系的患者(加入qq群或微信群);对照组为2011年—2013年电话随访的患者。
会议
INTRODUCTION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and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are the most commonly injured ligaments in the knee,in cases of severe injury,reconstruction of the sMCL can be done in a
目的 本章研究拟证实miR-21在脊髓损伤过程中能够通过抑制PDCD4的表达减少损伤后脊髓神经元的凋亡。方法 1体外实验:通过慢病毒载体转染技术分别建立上调miR-21、抑制miR-21和对照的PC-12细胞体系,经过氧糖剥夺以及复糖复氧处理模拟脊髓损伤后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建立细胞模型。
目的:三踝骨折是踝关节损伤中较严重复杂的骨折。由于踝穴的正常解剖关系遭到破坏,而胫骨关节面后唇的骨折移位,造成踝关节后外侧脱位,常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距骨脱位,踝关节完全失去了稳定性,踝穴的正常解剖遭到破坏。关节内的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要求解剖复位,坚强有效的内固定,修复损伤的韧带,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以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目的:慢性骨髓炎是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由需氧和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用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细菌侵入机体而致的一种化脓性感染病,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单纯骨髓发炎,而是整个骨组织,包括骨膜、骨皮质、骨髓均受细菌感染产生的一系列病变,探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护理干预,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