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药对治疗妇科痛证临证探微

来源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第十四届中医妇科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onloup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绍斌教授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中,根据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辨证论治思路,提出了妇科痛证“共性病机”理论,认为“肝郁气滞、瘀血内阻”为其基本病机,临床治疗以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为要,其治法精当,善用经方,灵活加减;巧施药对,独具特色,疗效确切。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医院收治稽留流产患者的发病相关因素及治疗,为稽留流产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改进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13年01月到2014年12月住院的190例稽留流产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得出:患者年龄分布是21-25岁组36例,占19.0%,26-30岁组85例,占44.7%;既往有人工流产史者有119例,占总人数的62.7%,学历背景情况: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稽留流产患者占
目的:观察中医三联疗法对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药内服+中药灌肠+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仅采取中药内服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排卵率70%,妊娠率33.33%;对照组排卵率39.29%,妊娠率17.86%,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三联疗法能提高PCOS不孕患者排卵率,提高
不孕症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导师魏绍斌教授在治疗本病方面的经验颇为丰富,笔者在跟师期间获益颇多.本文分别从治病先问因、种子先调经、助孕当扶正、怡情兼食疗等方面介绍魏绍斌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不孕症的经验.
本文对曾敬光先生治疗产后恶露不绝、产后发热、产后缺乳、产后身痛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曾老认为产后病的病理特点是"亡血伤津,多虚、多瘀",故在治疗上须审视"虚与瘀"的情况进行论治,应遵循"补虚不留瘀,祛瘀不伤正的"治疗原则.
本文通过查阅《神农本草经》、《济阴纲目》、《妇人大全良方》、《女科经纶》等相关书籍,辨析"宫"的定义,探讨宫寒不孕的病因病机,归纳出宫寒不孕的临床表现,总结治疗宫寒不孕的方药.总结出"宫寒"即"子宫寒冷",临床表现为"不孕、少腹寒、畏寒、脉微弱而涩"等症状,治法以补肾温阳为主,常用紫石英、艾附暖宫丸、秦桂丸等方治疗.
目的:通过探索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分析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中医证候与患者一般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203份病例,借助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聚类分析、频数分析、卡方检验。结果:共纳入妇科原发性痛经的病例203例中,聚类分析结果为气滞血瘀证(34.00%);气血亏虚证(5.42%);寒湿凝滞证(9.36%);阳虚内寒证(24.14%);湿热瘀阻证(20.2
明·方约之"治崩三法"被后世医家奉为治崩漏第一大法,曾倩主任医师临证运用此法时,据崩漏下血之缓急、病程时间之长短、患者年龄之差异,既分清主次缓急,又谨守病机,遣方用药之时,权衡补通清涩,标本兼顾,灵活配伍,取效较佳.
本文旨在总结吴克明教授在中西医理论指导下治疗因排卵障碍导致不孕的经验.吴师认为作为一个中医妇科专科医生,深刻理解并掌握中、西医妇科理论知识同等重要,因此在临床上坚持“能中不西,衷中参西,中西整合,提高疗效”的原则,善于有机整合中西医两法,同时强调“先议病,次议证,再议法,后议药”,辨病诊断与辨证论治巧妙结合,分清疾病和病症的核心病机、基本病位、发展阶段、轻重程度和标本缓急,才能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目的:探讨外阴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并进行中医证候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通过采集确诊为外阴营养不良的218例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及中医四诊资料,使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18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的中医证候共聚为四类,以肝肾阴虚证最多,其后依次为肝经湿热证、血虚风燥证、脾肾阳虚证.2、外阴营养不良患者各中医证候分布与年龄、饮食习惯中的喜食口味、
陆华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善从补肾填精治疗不孕症,兹将陆老师运用资冲汤对一例原发性闭经患者助孕经验进行总结。患者在卵泡期服用资冲汤,通过改善卵巢、子宫血供促进卵泡生长发育,促进内膜增生从而增精孕育;排卵期配合针灸促卵泡排出,B超监测并指导同房,黄体期予以补肾健脾固冲安胎从而成功获得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