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类限制开发区综合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x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编制,国务院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开发方式将我国国土空间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等4类区域,指出生态类限制开发区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并对生态类限制开发区提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增强生态服务功能等的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指出对限制开发区域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因此,针对生态类限制开发区的特殊性提出一套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对生态类限制开发区政府绩效进行恰当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生态类限制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本文对9个发达国家(美国、英国、瑞士、日本、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和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的13种绩效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国外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最关注的是社会、经济和环境3方面绩效,更加注重公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包含生态指标的绩效评估体系较少。对我国国家人事部、福建省、甘肃省、青岛市、珠海市等代表性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的绩效评估体系主要关注社会指标,其次关注经济指标,但是对环境和生态指标关注度不高。以132篇SCI收录的科技文献为样本,归纳整理出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47种评价环境绩效和区域发展的评估方法,结果显示,可持续发展指数、生态足迹和人类发展指数等3中评估方法使用最广泛,研究最成熟,其文献频次分别达到30次、28次和19次。在对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选择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为案例区,从社会绩效、经济绩效和生态绩效三个层面提出一套生态类限制开发区综合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经济绩效包括GDP、万元GDP能耗、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GDP关注的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社会绩效包括就业与公平以及满意度和意愿,主要研究就业结构变化、资源获取的公平性以及农户对生态工程和生计的满意度和意愿;生态绩效包括水源涵养量和土壤保持量,对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两项生态系统功能进行评估。
其他文献
流域河川径流受气候、下垫面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如何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此外,流域水资源的演化过程研究对流域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同时,青藏高原又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因此,其气候变化趋势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不仅直接关系到当地水资源演化过程,而且将对更广阔的下游地区水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森林生物量是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和物质基础,其准确估算对研究全球碳汇、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信息模型的出现为大尺度高精度地估算森林生物量提供了经济、快捷的途径.本文基于Rapideye遥感数据和野外调查采样数据,以山西吉县为研究区,选取叶面积指数(LAI)、ARVI、DVI、EVI、MSAVI
陕西省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是我国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在保障我国能源供给安全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陕西省自身而言,能源供给在拉动本省经济增长上亦占据相当的比重。然而,陕西省不仅是能源大省,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基于能源供给对经济增长及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本文以陕西省发展数据为基础分析陕西省能源供给、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力图为陕西省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
近年来安徽省经济社会保持高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部分地区存在地下水超采、城市及农业发展水资源短缺局势,煤炭开采、金属冶炼等工业对水资源需求巨大,巢湖、淮河等水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制约了有限水资源的利用。对安徽省未来水资源供给与需求情况进行预测,根据水资源状况科学调控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促进安徽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安徽省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会面临水资源的约束。本研究利
近10多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剧烈变化,发展中国家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质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差异明显.本文以中国鄱阳湖湿地和孟加拉国Tanguar haor湿地为例,利用遥感解译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做基础分析,并通过PRA方法、农户问卷调查方法、InVEST模型评估方法,评估了近10多年以来这两个发展中国家典型湿地的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探讨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是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农牧交错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研究该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对提高区域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目标是以呼包鄂榆地区为例分析农牧交错地区景观动态,并利用生态系统服务集探索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我们在不同尺度上利用景观分析方法研究了呼包鄂榆地区1990、2000和2008年的景观动态。同时,利用多种生态系统模型测算了该地区1990、200
土地督察制度属于政府内监管制度,自2006年成立以来在用途管制、耕地保护、土地市场监管、被征地农民权利维护、土地调控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对重土地财政轻资源保护的地方政府的用地行为起到很好的纠偏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对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建立是大势所趋。土地督察机构近几年公开披露、监督查处了一系列重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对于形成土地系统的内外监督提升土地督察公信力起到很大作用。在政府公信力面
传统的GDP核算体系和资本核算体系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对全社会发展情况做全面考量的需要。本文依据世界银行提出的人类社会财富评价体系,结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及综合有关财富评价方法,从自然资本、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三方面对江苏省的财富存量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评估,一定程度上纠正了现行的GDP评价体系的缺陷,对现行的资本存量评估做了有意义的补充,也为可持续发展的监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自然资本的价
会议
本文根据2002~2011年《广东省防灾减灾年鉴》和《热带气旋》资料,采用物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近10a登陆广东热带气旋登陆位置、频数、强度、路径和生成源地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近10a年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主要集中登陆在粤西,其次是珠三角,登陆最少的是粤东,各区均以6~10月登陆居多,其中7~9月是高峰期。各区存在着较大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其中粤西和珠三角均呈现出弱的下降趋势,而粤东无明显的变化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的认知和评价,是把握当前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的基础。笔者在文献的查阅中发现,以整个长三角为对象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在我国空气环境质量新标准全面实施之前,运用《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标准对过去一个阶段的长三角地区空气环境状况进行总结,可以为今后科学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