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相变蓄热辅助地源热泵供暖系统实验研究

来源 :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iawen84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搭建了太阳能相变蓄热辅助地源热泵供暖系统实验台,进行了以20#蓄热专用石蜡为蓄热介质的太阳能相变蓄热研究,以及蓄热装置通过板式换热器对热泵机组蒸发器出水管释放热量的实验,得出晴朗的白天利用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加热循环水以提高石蜡的温度,使其发生相变,将热量贮存其中;夜晚将石蜡中的热量释放到地源热泵地埋管侧循环水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埋管侧循环水的温度,并缓解了地下温度场在地源热泵连续运行工况下温度偏低的状况,从而提高地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
其他文献
目前电力系统负荷模型辨识都是基于总体测辨法,其动态部分采用感应电机三阶模型,该方法只能利用三相对称扰动数据进行辨识。本文直接采用park模型进行电力系统负荷建模分析。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架空输电线路很容易遭受雷击,由线路雷害引起的事故在电力系统事故中占很大的比例。采用HIFREQ 对杆塔模型进行了电磁场仿真,计算了杆塔模型的冲击阻抗,对仿真结果进行理论分析。
随着GIS的小型化和三相共箱化,GIS 用盘式绝缘子的电气性能也越来越受到设计者的关注。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110kVGIS 盘式绝缘子表面的电场和电位分布进行数值计算仿真,计算分析了在不同施压方式下GIS 盘式绝缘子凸形和凹形表面的电场分布情况以及相应的电场强度最大值,分析了它的电场强度分布规律,获得了影响GIS 盘式绝缘子表面绝缘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绝缘子表面和导体屏蔽均压罩的结构优化设
目前,ASHRAE55-2004 和ISO7730 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评价和预测室内热环境热舒适程度的标准。可是,一系列实地测试表明,这类模型并不能准确地预测出人体的热反应及相应的实际可接受温度区域。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各气候分区的实际可接受的温度区域,发现冬季可接受的温度区域的下限普遍低于18℃,平均水平是16℃,夏季可接受的区域温度上限高于26℃,平均是28℃,与国际标准给定的区间有所差异;且不同
本文建立了水平降膜吸收器内的水蒸气吸收单管模型。采用Nusselt 溶液方程计算了液膜厚度和速度,利用质量平衡和能量平衡关系构建了传热和传质方程,并根据热质耦合的关系将传热方程与传质方程联系起来,最终建立了溴化锂水溶液水平降膜的稳态吸收数学模型。为了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我们搭建了目前国内最大的吸收式换热系统性能实验台,该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可用于测量新结构的传热和传质系数等用途。经过对比理
本文从当前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的现状出发,介绍了节能的空调新技术。由于地源热泵技术及冰蓄冷空调技术作为一种对环境污染很小的节能新技术,具有其不可比拟的优点,再者由于热泵比较适宜应用在冬夏季节冷热负荷相差不多的地方,冰蓄冷空调技术基本上应用于夏季空调季节,因此,在南方冷负荷大于热负荷的地区,可以将两者联合起来运行。并阐述了所设计的地源热泵联合冰蓄冷空调系统系统图,重点讨论了地源热泵和冰蓄冷装置的匹配问
现有地表水源热泵换热器设计资料粗糙,且不完全符合我国地表水特点,其应用误差较大。通过建立的塑料螺旋管换热器设计计算简化数学模型的大量数值计算,在工程设计值范围内,得出影响其换热能力的显著因素是换热器进出口温差和地表水体流速,而换热介质种类、换热介质流速和地表水体温度等均对换热器换热能力影响不大。为此,给出了供热、供冷工况的基本线算图和换热器进出口温差修正系数公式、地表水体流速修正系数表。在保持基本
根据对南京地区土壤源热泵冬季运行性能的实测,对冬季制热工况间断运行特性与连续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测结果表明:对于本文的钻孔埋管结构,其单位井深换热量为40.63 W/m~48.62 W/m,钻孔平均传热系数范围为3.22 W/m.℃~9.05 W/m.℃;与连续运行工况相比,间断运行工况在改善机组运行效率的同时,可以提高钻孔内埋管的换热能力。
本文结合北京市能耗监测系统的软件开发,详细介绍省市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特点,软件开发的设计思想,软件的基本功能,数据采集器和系统平台软件之间数据交换的规则和方法,通过统一的数据包格式定义,较好地解决了数据接收软件和数据采集器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开放的统一发送数据包格式使得任何数据采集器生产厂商都能加入到能耗监测系统中。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常用的空调箱控制策略的问题,并介绍了一种实用的空调箱控制策略。本文涉及的全空气系统包括定风量系统与变风量系统,一台空调箱服务多个空间,配备VAV-box的系统不在讨论之列。本文建立了空调箱与房间模型,展现了新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新控制策略实际应用于京港两地的建筑中,实际运行结果显示空调箱控制稳定,并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