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丙烯酰胺所致突触损伤的保护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j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人神经母细胞瘤(NB-1)细胞神经元突触损伤的细胞模型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干预的体外模型,探讨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对神经突触损伤的机理及BDNF对ACR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可能通路。方法 (1)将NB-1细胞通过二丁酰环腺苷酸(db-cAMP)诱导为成熟神经元细胞后,MTT检测ACR不同剂量(0、25、50、100、150、200和250μg/ml)和不同染毒时间(24、48和72h)对NB-1细胞相对存活率的影响;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CR对突触素I (Synapsin I)蛋白,BDNF蛋白,BDNF受体酪氨酸激酶B(tyrosine kinase B,TrkB)及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ERK1/2表达水平的影响;(2)构建ACR染毒后BDNF干预的神经元突触损伤后修复模型,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ynapsin I蛋白,受体TrkB及MAPK-ERK1/2表达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在加入受体TrkB的化学抑制剂K252a后观察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1)根据MTT试验结果确定ACR染毒剂量为0、25、50和100μg/ml,染毒时间为48h;随着ACR染毒剂量的增加BDNF蛋白表达上升,与ACR染毒浓度呈正相关(P <0.05),受体TrkB的表达降低,与ACR剂量浓度呈负相关(P <0.05),MAPK-ERK1/2表达上升,与ACR染毒剂量呈正相关(P <0.05);(2)ACR染毒+BDNF干预后,与对照组及单独染毒组相比,NB-1细胞内Synapsin I蛋白表达量、TrkB受体表达量以及MAPK-ERK1/2均有所升高(P <0.05);同时在ACR染毒+K252a抑制BDNF受体后,发现与对照组及ACR单独染毒组相比,细胞内TrkB受体及下游MAPK-ERK1/2表达均有所降低。结论 ACR可致神经突触损伤,刺激内源性BDNF分泌增加;适当条件的外源性BDNF干预可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调控下游MAPK-ERK1/2的表达,从而对ACR所致的神经突触的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敬畏和尊重每一个生命,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前提。医学生作为建设医药卫生事业的主力军,需要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学校重视不足,家庭教育缺失以及社会中病态思维的蚕食等
目的 探讨脑出血术后继发再出血考虑血管淀粉样变的诊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例脑出血术后继发再出血患者,分析继发脑出血考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
为提高随机变量非高斯分布时高阶容积卡尔曼滤波(High-degreeCubatureKalmanFilter,HCKF)算法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Huber方法的鲁棒高阶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从近似贝叶斯估计
所谓方剂,是指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切合病情的药物,定出适当的分量,制成一定的剂型,配伍而成的。临床用之有效的方剂,是历代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影响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促使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研究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并积极探讨能够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
目的:就中国海域分离的创伤弧菌对小鼠的毒力、伤口感染力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实验研究.方法:昆明小鼠腹腔注射创伤弧菌悬液,观察一般状态、白细胞计数和血培养.第5日脱颈
1.“物不知其数” 我国有一部古数学书叫孙子算经,它成书于公元三世纪到五世纪之间,但书的作者名字已经失传了。孙子算经和我国许多古数学书一样是按问题编排的,它里面有一
《史记》与屈赋、杜诗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前者归属历史,后两者归属于诗歌。然纵观《史记》与屈赋、杜诗,三者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将司马迁的
目的:观察小鼠大肠癌不同阶段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规律,探讨细胞增殖—凋亡失衡在大肠不同阶段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二甲肼(DMH)皮下注射诱发昆明种小鼠实验性大肠癌动物模
<正> 一、方剂学的特点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组成和运用规律的一门学问,虽然是中医基础课程之一,但与内经、中药学等基础课不同,因为它既有其独立性、系统性,又与其他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