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原终点滴定在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二次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x13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进行变应原终点滴定的临床应用研究。旨在精确特异性脱敏治疗(变应原免疫疗法allergen immuilotherapy,AIT)的起始浓度,提高AIT的安全系数。 方法:在变应原皮肤试验基础上选择变态反应门诊病人163例,选择对象均为变应原皮试反应. 结果:在(++)以上者。进行了7种变应原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终点滴定皮肤试验。创造了以常规脱敏起始浓度为终点滴定皮试第一针的“快速达到终点法”。如变应原皮试(++)者以1:108抗原浓度为终点滴定的第一针皮试,当其出现阳性反应时,就向低浓度滴定至终点;当其出现阴性反应时,就向高浓度滴定至终点。结果163例滴定终点有109例高于常规脱敏起始浓度,并且超出了1~5倍不等。\ 结论:终点滴定的反应强度不一定与变应原浓度呈线性关系,证实了终点滴定可提高AIT的安全系数。
其他文献
本文对全肺切除治疗肺癌225例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全肺切除术能够提供较大的肿瘤完全切除的机会,从而提高5年生存率。但该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对不同患者全肺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应进行准确客观的评定。
本文对肺癌的靶向治疗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随着对肺癌分子生物学行为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了多个可用于治疗的特异性靶位点。因而,靶向性抗肿瘤疗法将成为攻克肿瘤的新的发展方向。
本文对生物可降解人工胸壁重建胸壁进行了实验研究。文章指出,采用可降解材料重建胸壁则可以在植入早期发挥其维持胸壁稳定的作用,后期则逐步降解,避免传统材料带来远期并发症的可能。
本文对循证医学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决策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状况、淋巴结清扫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中的重要性、外科分期的重要性、术后放疗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本文对广东地区肺癌早期检测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早期检测筛选、普查手段、微小肺结节CT征象分析、薄层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本文对PET在NSCLC患者术前N分期的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T对术前NSCLC患者纵隔LA的评估中,其敏感性约为85.7%,特异性约为93.7%,准确率约为91.9%。PET对术前NSCLC患者肺门LN的评估中,其敏感性约为54.2%,特异性约为89.5%,准确率约为75.8%。
文章对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烧伤并发症专题进行了总结.
目的:研究幼年大鼠不同时间接触卵蛋白(ovalbumin,OVA)对成年后气道哮喘炎症的影响,以及调节性T细胞和共刺激分子CD28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第一部分新生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哮喘组,出生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变应原接触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各变应原接触组分别于出生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给予皮下注射OVA1mg(含氢氧化铝凝胶5mg)。大鼠饲养至6周龄后,除
目前公认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本质是由于存在Th1/Th2免疫反应失衡导致以Th2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在抗原递呈过程中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s,DCs)和T细胞所处的细胞因子微环境是决定T细胞Th1/Th2分化方向的关键因素,在此环镜中IL-12与IFN-γ使初始辅助性T细胞向Th1极化。如能提高抗原递呈过程中DCs和T细胞所处细胞因子微环境中的IFN-γ,可能会逆转Th2免疫
目的:探讨早期多次接种BCG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是否伴随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新生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哮喘组,BCG(接种)组和对照组。BCG组在出生后第0、7、14天分别接种BCG,而OVA和对照组以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从第6周起,按照程序予OVA和BCG组卵白蛋白(OVA)致敏并激发,对照组予生理盐水处理。小鼠处死后,检测支气管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