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酒冬季窖泥微生物的数量分布趋势

来源 :首届中国白酒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b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方法,研究了浓香型白酒习酒冬季窖泥中微生物的数量分布规律.研究发现窖泥中的各种微生物的数量都是窖皮泥远大于窖壁、窖底泥,而窖壁泥和窖底泥比较接近.其中细菌含量较多,可达107cfu/g,放线菌可达105cfu/g,酵母可达104cfu/g,丝状真菌可达104cfu/g.窖底泥中,放线菌<10cfu/g,酵母<10cfu/g.单粮和多粮窖泥中的好氧和兼性厌氧细菌数量上差别不大显著,但种类差异较大.窖壁泥和窖底泥中丝状真菌的含量都很少.此结果为酿造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分布规律分析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白酒机械化的热潮已经到来,各方正在积极促进和推动机械化的发展,但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白酒机械化的进程,文中分析了影响白酒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即缺乏基础研究,创新
  维护食品安全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白酒的食品安全更是白酒企业的工作重心,构建白酒食品安全防护体系不仅关系到白酒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是保障消费者健康的关键所在。本文主
  通过对白酒生产的物流和能流分析,明确了白酒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环节。通过对白酒行业发展循环经济要素的分析,明确了白酒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应建设三大支撑体系,即循环经
  日本の焼酎は500年の歴史を持つが、長ぃ間日本の南端に位置する九州の地酒として飲まれてきたが、1975年頃から急速な伸びを示し、現在では日本を代表する酒となるまで
  近年来,白酒产业机械化在行业内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从制曲、酿造工艺以及包装物流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洋河酒厂白酒产业机械化现状、主要存在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在酒曲中分离一株产酯酵母,经鉴定该菌种为东方伊莎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在酒曲中添加使用,在不降低酒率的前提下,能稳定提高原酒中乙酸乙酯含量至约80mg/100mL.
  本文主要探讨了作为国家知名民族品牌的贵州茅台酒如何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实现国际化的问题。长期以来,国际化,一直是茅台发展战略视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发
会议
  本研究对来自老白干大曲的酿酒酵母Y1菌株的发酵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Y1菌株的最适发酵温度为29℃,最佳培养基是高粱汁培养基,最适宜接种量为3%,最佳培养时间为72h.正
  清香型白酒是纯大曲发酵,因此所产的原酒在质量和产量上没有太多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新产品的研制,而利用大曲与麸曲混合发酵,取长补短,可以生产出有自身特色的原酒,为新产
  牛栏山酒厂以酿酒车间生产用清香大曲及酒醅为材料,分离到常见酿酒微生物百余株,主要包括霉菌,酵母,细菌三大类。我们对其进行生化性能测定,制定了《微生物菌株档案》,通过测定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