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埋高压电缆接头护层渗水事故分析

来源 :全国第十次电力电缆运行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k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两起220kV直埋高压电缆接头护层渗水导致的击穿事故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外护套腐蚀对电缆寿命的影响.
其他文献
空间电荷集聚是直流场下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的关键绝缘问题,制约了交联聚乙烯在直流电缆中的使用.本文采用热压交联方法制备了四种交联聚乙烯试样,包括空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直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以及掺杂重量比为1%的纳米氧化镁和纳米氢氧化铝交联聚乙烯复合试样.通过电声脉冲法对空间电荷特性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直流用交联聚乙烯空间电荷特性优于交流交联聚乙烯,而纳米复合电介质的空间电荷特性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纳米
本文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制备了交联程度不同的交联聚乙烯试样,分别对试样进行了空间电荷特性和等温表面电位衰减测量.基于等温表面电位衰减法计算了试样内部陷阱分布特性,通过陷阱分布特性分析试样空间电荷积聚特性的异同.结果表明,交联过程在XLPE内引入更高数量的陷阱,未掺杂时空间电荷注入以同极性电荷注入为主,随着掺杂量的变化空间电荷先以异极性电荷注入为主,后转为同极性电荷
为评估某市高压电力电缆寿命;本文采用Weibull分布模型研究该市高压电缆寿命分布.根据该市高压电缆无失效数据的特点,提出一种修正的极大似然函数法,得到Weibull分布模型的参数,以及电缆寿命分布曲线.结果表明该市的高压电缆大约运行14年后开始出现老化失效,在48年左右进入老化期,该市电缆最长寿命约为110年.这种修正的极大似然函数法为无失效数据的情况提供了一种新的参数估计思路.
针对一起110kV电缆接头新投运时发生故障,对其进行故障调查和模拟试验研究,其中外半导电层破损试验成功模拟放障发生过程,发现电缆接头故障原因为接头现场安装时工艺控制不良,外半导电屏蔽层破损导致破损处场强畸变而击穿,建议电缆接头现场制作时加强关键隐蔽工艺旁站监督.
通过分析某220kV变电站近区110kV电缆终端运行中击穿接地故障,导致变电站3条220kV出线跳闸,解体发现电缆终端应力锥在安装过程中损伤了主绝缘,运行过程中绝缘材料在长期局部放电作用下逐步发生劣化,直至不能耐受运行电压而发生击穿;近区110kV电缆故障后,引起站用变380V交流输入低电压,因充电机的两路交流输入此时均由1号站用变供,充电机交流输入异常后引起输出闭锁,而蓄电池组存在开路导致直流Ⅰ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国内首次应用200kV交联绝缘高压直流电缆,耐压试验是考核电缆现场安装后主绝缘状态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交直流电压下电缆绝缘特性分析,确定了试验方式、试验设备的选型及主要技术参数.提出升压和放电试验方案,确保试验安全,节约现场试验时间.得出并验证了研究电压、泄漏电流和放电时间的关系.
介绍了响水海上风电场项目220kV交联聚乙烯海底电缆工程情况,分析了海上风电场输电高压海底电缆应用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有待研究的几个课题.
时域反射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缆长度的无损、便携、高精度检测,是电缆长度测量的理想方式.行波波速是决定时域反射电缆测长系统测量精度的关键.为了确定准确的行波测试波速度,文章对行波传播速度和介电常数、介质电导率等的关系进行了计算和实测验证,提出了一种可以准确计算直流电缆波速度的计算公式.
单芯输电电缆发生护层故障后需要及时处理,否则可能会引起主绝缘故障.通过对一起110kV输电电缆主绝缘击穿故障电缆进行解剖、观察与分析,发现接头处防水层老化,煻铅葫芦处外护层浸水接地是引起故障的原因.煻铅葫芦浸水,使电缆发生护层接地故障.护层故障点处常年受水与电流的侵蚀,首先造成铅包与铝护套焊接处氧化脱焊,铝护套与铅包接触不良,进而导致悬空的铝护套与铅包之间在接触不良处放电,慢慢蚀穿铝护套,损伤主绝
本文通过对一种电缆故障测试教学工具硬件和软件的介绍,阐述了该教具可以让电缆工作者更加方便快捷地掌握故障测试波形产生的原理和波形识别的方法,对电缆故障测试培训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