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子铀矿床北部成矿地质条件及资源量扩大方向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aodiu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桥—下庄断裂带是下庄矿田重要成矿带之一,其南段为下庄硅化断裂带,与下庄—寨下辉绿岩交汇部位控制336矿床矿体的分布,矿化类型为交点型;北段为新桥石英断裂带,呈断陷带性质控制332西矿床的矿体分布,矿化类型为硅化带大脉型;湖子铀矿床北部处于新桥—下庄断裂带中段与黄破一张光营辉绿岩带交汇复合部位,成矿地质条件与336矿床极其类似.本文通过分析湖子北部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取得的物化探成果,对比矿田内其它矿床的矿体赋存规律,指出湖子铀矿床北部资源量扩大方向,以期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80年代在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开展找矿工作开始,至2012年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探明了辽上、蓬家夼、宋家沟、西井口、土堆-沙旺等大中型金矿床,并发现了尚家庄钼矿、花园铜矿等中小型铜钼多金属矿床.2014年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在辽上矿区深部探获金金属量69t,为胶东东部首个特大型金矿床,其黄铁矿-碳酸盐脉型金矿石是继胶东"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金矿之后的新类型金矿,显示出胶莱盆地东北缘
本文旨在依据本次勘查成果对三山岛成矿带西岭金矿床的矿体地质特征、成矿规律进行总结,并结合配套4000m科研深钻的《胶东金矿集区超深部综合地质研究与资源预测》科研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分别从地质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等方面对深部成矿前景进行预测,以指导后期深部找矿。
胶东金矿省是中国最具知名度的世界级黄金省(金矿储量>4000吨),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和苏鲁造山带以北.夏甸金矿位于胶东金矿集区中南部,招远-平度断裂带南段,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属破碎蚀变岩型金矿,金矿矿体主要赋存于主断裂下盘的黄铁绢英岩中.根据矿床中矿石结构构造特点、矿物共生组合、主要金属矿物特征,可将矿区内成矿作用大体划分为氧化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两期.整个热液成矿作用期间又根据野外地质观察
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集区处于华北板块南缘鲁东隆起区之胶莱盆地与胶北隆起之间的衔接部位,是近年来胶东东部新发现的金矿集中区,已陆续探明辽上、宋家沟、蓬家夼、西涝口、西井口、土堆-沙旺等(特)大-中型金矿床.各专家学者从成矿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成矿流体条件、成矿年代等不同方面对该区金矿做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研究成果,对该区金矿化作用与盆地演化关系予以总结,以期为今后找矿工
由于招平断裂带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因此,以往做过大量的基础地质、矿产勘查及科研工作,基本查明了地质构造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对矿床地质特征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本次找矿标志与预测模型的探讨工作以期为今后该区开展金矿勘查研究工作提供指导.
胶北地块存在一系列NE、NNE向延伸的断裂构造,主要有三山岛断裂带、焦家断裂带、招平断断裂带、乐园-丰仪断裂、村里集断裂、栖霞断裂带、牟平-即墨断裂带等.由于缺少深部地质结构信息的约束,对于这些断裂构造的性质及断裂构造作用的认识并不全面、深刻.二维人工地震剖面测量显示,焦家断裂带、三山岛断裂带之间以及招平断裂带东侧均存在着贯穿地壳的垂向构造带.其中招平断裂带东段的垂向构造带地表对应于丰仪-乐园断裂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砂岩型铀成矿带之一.国内众多学者针对皂火壕铀矿床的成矿机理、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针对近年来发现的纳岭沟和大营铀矿床成矿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对区域铀富集特征及富集机制还缺乏系统性的总结.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对纳岭沟及大营铀矿床成矿特征的研究,较为全面地归纳了本区直罗组砂岩中铀的富集特征,探讨了铀的富集机制,进一步深化
二连盆地位于内蒙古中部,经过多年的研究及勘探说明了其在砂岩型铀矿勘查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腾格尔坳陷位于乌兰察布和马尼特坳陷东南部,但迄今为止,其铀矿勘查并未取得新的突破,尤其是南缘次级凹陷—扎克斯台凹陷开展相关深部研究工作甚少.本文主要通过对2条电法测量剖面进行处理和解释,了解凹陷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铀成矿具有独特的“五多一少”的特征,即含矿目的层多、成矿作用多、矿体形态多、铀矿物类型多、伴生元素多、有机质含量少总体反映了复杂的铀成矿环境和成矿过程。而目前的找矿信息显示,铀成矿区具有丰富的铀源,下白垩统具“泥-砂-泥”地层组合和完善的“补-逸-排”水动力体系及经历了“氧化-还原-再氧化”铀成矿过程,如果在这些信息叠置的区域再能找到厚度较大的砂体,很可能会有重大找矿突破。
二连盆地内主要的铀矿床类型为古河谷砂岩型.古河谷内赛汉组沉积特征及地层划分对比在认识上的不统一,对古河谷成矿流体动力学机制缺乏有效的探索.本次在钻孔、地震、测井等资料分析基础上,对古河谷赛汉组进行沉积特征及地层划分对比研究.古河谷内赛汉组下段主要发育三角洲-湖沼沉积,可划分为2层.赛汉组上段主要为冲积扇-河流沉积,可划分为4层,不同地段顶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剥蚀.古河谷内铀矿化主要位于赛汉组上段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