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野下符牌的艺术特征及审美规律研究

来源 :2017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发展需求和实物崇拜思想观念推动下,符牌经历了漫长发展历程,巫术礼仪、祝愿祈福、权利身份是其诞生的最初动机,其造型、色彩、材质等元素传播着中国独有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审美情趣.运用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梳理出传达与交流的需要、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美与审美文化的需要为符牌形成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从造型、色彩、材质与工艺等方面比较归纳符牌的艺术特征,从符牌图形图案的创造和意境营造的角度论述其艺术的审美规律.通过对符牌研究体现其人类“本土”的造物思想和“工匠精神”内涵.
其他文献
如《楚辞·天问》的“冥昭瞢暗,谁能极之”所问,古代先民的宇宙观念尚处于对自然的不谢追问和对时空的深思冥想中.本文旨在从先秦时期先民的宇宙意识入手,对楚地具有宇宙图式
2016年前往河南省三门峡市南沟村进行调研,主要考察南沟剪纸的生存环境、创作群体、创作形式、色彩题材、民俗功能、产业化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就男人创作群体、黑色和染色剪纸
临洮民间造像是临洮地区多民族聚居格局下多元文化信仰的产物,是反映当地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形式,其所在的文化生态系统则成为文化生成与发展的先决
师公面具是师公戏的法器之一,是壮族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的物化形态和表意符号,具有象征神祗、通灵媒介、屏蔽隐己的功能,映射着壮族的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审美意识.师公戏与当
文化的发生、传承与变化是一个区域文化生态关系共生的结果,恩施地处武陵山的东北边沿,聚集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也是与汉族接壤的区域,其文化带有交融互渗
北魏云冈石窟造像记具有多元文化交融的特征.这种多元文化体现的是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的丰富性,是以佛教文化为主,儒释道文化、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北魏与周边国家等文化互
其加达瓦的版画作品是关于西藏这一族群存在及其发展的重要视觉图像.纵观他50年的创作历程,在布迪厄“场域理论”的视野中,研究其特殊的身份与他所进入的社会与艺术场域的关
东巴画、面偶、木偶、编织偶广泛应用于纳西族东巴教仪式中.这些拟象物有诸多象征意义,如象征神灵、鬼怪、牲畜牺牲、替身等.在仪式中,举仪者通过对这些拟象物的迎送、祭拜、
庐陵(今江西吉安市)富田镇陂下古村至今还保留着沿袭千年历史传统的“喊船”民俗活动,传统锡制銮驾器具是在活动中使用的众多仪式性器物之一,其地域特色鲜明,格外引入注目,具
作为历史上多民族文化互融共生的区域,洮岷2地区的民间信仰活动兴盛,神灵体系驳杂,丰富的民间造像融合了多种宗教和民俗信仰成分,在乡村文化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同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