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2在V2O5/AC催化剂脱硝过程中的多重作用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NH3 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固定源烟气脱硝技术,除尘之后排烟温度范围的低温SCR 脱硝因易于与锅炉匹配而备受关注,然而烟气中SO2 和水汽的存在对低温脱硝催化剂的研发带来挑战。一方面,多数活性组分可被SO2硫化,之后被水汽带走导致流失[1];另一方面,低温下易生成硫铵盐,造成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2]。
其他文献
从Pd 纳米溶胶出发,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成功制备具有壳核结构的Pd@SiO2 纳米溶胶,采用浸渍法将该Pd@SiO2 和Pd 纳米粒子负载于共沉淀法得到的Ce0.4Zr0.6O2 固溶体上,制备Pd@SiO2/Ce0.4Zr0.6O2 和Pd/Ce0.4Zr0.6O2 催化剂,并考察了两催化剂分别经500 和900oC 高温处理4 h后的三效催化活性,表明Pd@SiO2/Ce0.4Zr0.6O2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多,由尾气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现商业化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多用贵金属作为活性组分,其成本高且在使用过程中贵金属易发生团聚,从而降低催化性能.鉴于钙钛矿型化合物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价格低廉且容易合成等优点,本文着重研究了以La0.8Sr0.2Co1-yMnyO3 系钙钛矿型化合物,将其用于汽车尾气净化.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Ru/TiO2 催化剂。研究表明,二氯甲烷(DCM)催化燃烧中该催化剂高活性、高选择性、良好稳定性与Ru 物种在TiO2 上高度分散,导致反应生成的Cl 易于除去有关。
氨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NH3-SCR)是去除废气中NOx 的最有效的技术,目前商用催化剂为钒钨钛(V2O5/WO3/TiO2)催化剂,但对于其载体WO3/TiO2 本身的SCR 性能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WO3/TiO2 催化剂,研究了其在高温段的脱除NOx 的催化性能。
三种不同形貌Mn3O4 纳米结构[立方体(CPs)、八面体(OPs)、六方片(HPs)]的主要暴露晶面(101),(200)和(103)在催化苯燃烧反应性能上有很大差异.负载金纳米粒子后,催化性能显著提升尤其是Au/Mn3O4 HPs 复合体系.由于富电子的金纳米粒子与氧化物晶面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金纳米粒子周围Mn-O 的键能,从而增强晶格氧的活动性以及反应活性.氧可以在Au
本文用同时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Pt、Pd、Rh的载体材料,并用浸渍法制备了整体式的Pd-Rh双组分涂层和Pt-Pd-Rh三组分涂层的三效催化剂,考察了它们的三效催化性能和空燃比性能.结果表明,Pt-Pd-Rh型催化剂的空燃比窗口明显较宽,对C3H8,CO和NO的催化活性优越于Pd-Rh型催化剂,尤其对CO和NO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其起燃温度分别为150℃和167℃.
氮氧化物(NOx)是造成目前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NH3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技术是现有最有效的烟气脱硝方法,其核心为SCR 催化剂。以TiO2 作为载体负载其他氧化物是SCR 催化剂的常见形式,CeO2 是目前具有良好应用潜力的活性组分。研究表明,TiO2 的(001)晶面具有开放的表面结构,含有高密度的台阶原子及扭结位原子,易成为催化活性中心[1-3]。
本文采用两步氨络合浸渍法制备了Pd-Cu-Clx/Al2O3 催化剂,考察其在CO 氧化过程中失活的原因。研究发现,在25℃、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催化剂失活是因为活性铜物种发生聚集和活性物种相分离,同时铜物种向载体孔道迁移,导致Pd、Cu 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从而降低了Cu2+的还原性,进一步使得低价态Pd0 再氧化成Pd2+这一控速步骤的反应速率下降,导致氧化还原循环中断。
以共沉淀法制备了三种酸性锆基复合氧化物,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在其中两种载体上分别负载了5%和10%的CeO2,制备了五种整体式催化剂。考察了各催化剂在过量O2存在下的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NH3-SCR)活性。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空速(GHSV)为30,000 h-1时10%CeO2/ZrTiSiWOx 具有最低的起燃温度210℃,最高的NOx转化率接近100%和最宽的活性温度窗口27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