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障切除术与广泛切除术治疗肢体软组织肉瘤的临床对比研究

来源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sh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和评价屏障切除术与广泛切除术治疗肢体软组织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分析2013 年01 月至2017 年12 月期间至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就诊的1256 例肢体软组织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初次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肢体软组织肉瘤。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高级别脑胶质瘤中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1,LSD1)、O6-甲基鸟嘌呤DNA 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细胞增殖相关核蛋白(nuclear associated antigen Ki-67)对分级、预后的影响。
目的 联合分析胶质瘤IDH1、MGMT 与Ki-67 的表达水平,评估患者的病理分级和预后。方法 脑胶质瘤患者110 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理标本中IDH1、MGMT 和 Ki-67 的表达情况,并对此部分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综合分析这3 种分子标志物的表达与胶质瘤i 你功力分级和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总结第三脑室后部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肿瘤切除程度、术后脑积水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收治的三脑室后部肿瘤并行手术治疗1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及随访情况,所有患者均行开颅肿瘤切除术,具体如下:经额角造瘘脉络裂入路切除肿瘤并行三脑室底造瘘术4 例,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2 例,经枕下小脑幕上入路2 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4 例,术前行侧脑室引流术
目的 中枢神经细胞瘤(CNC)是临床较为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将其归于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WHOⅡ级).好发于 20~40 岁青壮年,对颅脑中枢神经细胞瘤病例进行研究,探讨其组织学、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点,同时对综合治疗进行概述.
目的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综合治疗疗效,并分析影响脑胶质瘤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2 年1 月1 日至2017 年12 月31 日期间就诊于xxx大学总医院经病理确诊的初治脑胶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Kaplan-Meier 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曲线。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前臂及手掌部被诊断为丛状神经纤维瘤的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 年1 月至2017 年6 月,应用神经血管移植、显微镜下分离及吻合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前臂及手掌部丛状神经纤维瘤6 例,其中男4 例,女2 例;年龄2~18 岁,平均9.2 岁.
目的 在氧化应激状态下,细胞内氧化代谢产物增加或细胞中抗氧化保护机制不足,会发生活性氧堆积并对细胞产生毒性.胶质母细胞瘤作为神经系统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及侵袭力强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在人体中,脑组织氧代谢率最高,氧化还原基因的个体差异可能是影响胶质母细胞瘤浸润转移的重要因素.SOD2 是重要的氧化还原基因,其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目的 脑胶质瘤是颅内原发肿瘤中预后很差的肿瘤,其中胶质瘤母细胞尤为明显。自21 世纪,尽管神经外科的发展迅猛,但是胶质母细胞瘤的总生存周期始终未有明显延长,究其原因,既与胶质母细胞瘤本身具有高侵袭性、抗放疗及化疗的特点有关,也与胶质母细胞瘤具有的丰富且畸变的脉管系统有关。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管状囊性肾细胞癌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4 年4 月8 日和2014 年7 月24 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医院治疗的2 例肾管状囊性癌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方式、病理和预后特点。
目的 分析和总结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特点,探讨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1 月~2016 年12 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6 例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