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江南文人的藏畫品味及其影響

来源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ang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人的审美情趣和鉴赏品味往往引导了收藏界的好尚与市场上的价格,以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绘画的演变方向。本文就晚明江南文人鉴藏书作的评价标准、艺术品位进行了介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在历史上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林木和先生的访谈,了解了以下问题:林先生喜欢收藏的原因,开始收藏的时间,收藏品广泛与兴趣的关系,竹雕的欣赏方法,收藏张大千作品中的故事,为什么偏爱宫廷文物器物,是否有过经历多重困难才买到手的古董,收藏的原则,心态的转变,如何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成立的晟铭文教基金会的用意是什么,参加社会团体对收藏家的助益。
本文通过对潘文华先生的访谈,了解了以下问题:潘先生开始收藏的时间,主要的收藏品有哪些,个人的收藏观,为何收藏印石,清朝玉器为何比其他朝代的玉器好,民间为何有不少优质玉器流传下来,乾隆时期的玉器该如何鉴赏,玉器中的“乾隆工”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代表性的玉器藏品,玉器鉴定的经验,收藏犀角的重要性和学问,转向收藏油画的原因,如何提升鉴赏能力,收藏历程中曾发生的故事,未来的计划,作为清翫雅集理事长的感想。
本文结合李清照、陈介祺等文人为例,探讨了文人之收藏与君王贵胄之收藏、商贾之收藏及出入于拍卖场之收藏的不同。总结了文人之收藏的特点。首先,文人之收藏有源流发微之识见;其二,由于博文硕学,故能去伪存真;其三,佐考史迹,更为文人收藏之使命;其四,心清学正,故而风高趣雅,足可布庥黉庠。是则物以载文、文以载道之宏规远旨,使文人收藏化为了一片清凉世界,没有蛮烟瘴雨,也没有污泥浊水,其拓展的境域,正是众芳之所在
本文通过对万仁辉先生的访谈,了解了以下问题:万先生开始收藏的时间,收藏的途径有哪些,在安徽屯溪老街建博物馆的原因,万粹楼设计格局是如何把握的,馆内的布置陈设是怎样的,运营状况怎么样,国内外一些成功的私人博物馆的经验,万先生比较得意的藏品,影响较大的导师,一个合格的收藏家应该具备的要素,扩建万粹楼的发展方向,广东收藏界的情况,对第三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的期望。
本文通过对西藏叶星生先生的访谈,了解了以下问题:叶先生第一件文物的来历,痴迷收藏的原因,“叶星生打白条”的原因,1999年捐赠的藏品的内容、价值和意义,捐赠的动机,和对外界评论的看法,捐赠的藏品在西藏博物馆内设立专馆对外开放的结果,当时得到的回报,2003年再次捐赠的由来,在国内外举办的最早的展览是什么,影响如何,最有意义的展览是什么,收藏家和画家的关系。
从古代书画家的活动来分析,总结了他们具体的收藏旨趣,大致可分为:一满足癖好,延年益寿,私自享受;二珍藏历史,流传后人,有利社会;三与古为徒,勤奋学习,独善其身;四积累文化财富,自娱娱人,丰富家族文化,造福子孙等。当然,这四种收藏旨趣并非有绝对的界限,也有复合的情况。此外,不可否人有些文人书画收藏家带有升值投资的商业目的,然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书画的传统却是他们的收藏共性,而这个共性也是今天所要继承发
本文介绍了当前华人收藏事业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华人世界收藏热兴起的原因,比如: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相对集中、法制的健全与保障、投资热的推动等,并进一步对未来华人收藏事业进行了预测。
本文选取了中国历史上较为有名的八位文人收藏家,作以考记,尝试找出这一类收藏家的共通点,归纳为了下列几点:受良好教育,有学问能称得上是文人,一定受过良好的教育,是知识分子;生于富贵之家或曾经为官;对收藏狂热;大多选择藏书;有抱负和使命感。
本文通过对余翠雁女士的访谈,了解了以下内容:余女士出国的实践,曾受到哪些中国文化的影响,与白先勇老师的缘分,儿时家里收藏了什么,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收藏的,第一件藏品的故事,受到哪些前辈的影响,与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结缘的经历,给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时的故事,在美国传播中国文化遇到的阻力,帮助小博物馆策划中国文化的展览的经历,人生追求是什么。
本文通过对洪三雄先生的访谈,了解了以下问题:收藏对全家共同兴趣的影响,洪先生如何规划自己的收藏方向,为何重视唐卡和鎏金佛,如何学习和研究藏传佛像相关的学问,砚台收藏的学问,漆器收藏的心得,竹雕欣赏的方法,收藏过程中的故事,对洪先生影响最大的任务,对中国市场崛起带动文物增值和提高收藏门槛的看法,成立双清文教基金会的构想,在未来收藏领域想完成的心愿,清翫雅集维持20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