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混合箝位五电平PWM整流器的研究

来源 :中国电源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l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极管箝位型(NPC)多电平PWM整流器由于其诸多优势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但直流母线电容电压不均衡的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对于三电平拓扑,目前已有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而更高电平的拓扑却一直没有可行的方法,因此,多电平PWM整流器的研究一直局限于三电平拓扑。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一种混合箝位五电平拓扑应用于PWM整流器,分析了该整流器在特有的交替混合PWM(AHPWM)调制方式下的电路工作模态,开关电容电路等效电容的计算,以及适用于该变换器的双环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五电平整流器实现了直流母线电容电压的均衡与稳定,有效抑制了交流侧输入电流的畸变,实现了功率因数校正。
其他文献
钢是最常见的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交通运输等领域。这些设备主要是处在大气环境下进行服役的,必然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大气腐蚀。钢的大气腐蚀的本质是发生在薄电解液膜下的经历干湿循环的电化学过程,这个过程对外界大气环境十分敏感。影响钢大气腐蚀的外界因素主要分为气候因素和环境污染因素:气候因素主要包括大气的相对湿度和温度,环境污染因素主要指大气中的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由此可见,对于不同的大气环境,
本文应用低碳钢丝束电极模拟了混凝土中碳钢局部腐蚀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采取3% NaCl 溶液浸泡与干湿循环法加速砂浆内的电极腐蚀,虽然全浸初期电极表面的钝化膜可能会发生轻微的局部溶解,但同时也迅速消耗了砂浆内残余氧,导致电极电位负移,此时碳钢的阳极溶解完全受砂浆内低的氧扩散速率控制。在干湿循环的湿周期,Cl -离子可借助砂浆中的毛细孔扩散到钢筋/混凝土界面,诱导局部腐蚀产生,随后腐蚀产
用电化学阻抗谱(EIS )技术对比研究浸泡在3.5% NaCl 溶液中的碳钢表面有机涂层在连续浸泡和干湿循环条件下的劣化过程。干湿循环分别为12 小时浸泡和12 小时干燥,4 小时浸泡4 小时干燥两种不同干湿循环频率,其中干燥过程为298 K 和50% RH 。结果表明,连续浸泡和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涂层劣化过程均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涂层渗水阶段,基底金属腐蚀发生阶段和基底金属腐蚀发展与涂层失效阶段。
本文用电化学噪声法检测低碳钢(Q235)在0.1 M NaCl 和0.1 M Na2SO4 溶液干湿循环腐蚀试验中亚稳态点蚀的发生特性。电流噪声(ECN )的混沌分析中最大Lyapunov 指数(LLE )正值的百分率越高,亚稳态点蚀的数目越多;LLE 数值越正,亚稳态蚀点分布越均匀。文章对监控的5 天15 个干湿循环内,每小时15 分钟后11 段电流噪声进行先降噪后计算LLE 的处理。LLE 计
涂料涂装防护规范标准正确性是工程建设的生命。规范标准条文的正确性,关系到执行条文的后果。本文列举涂装规范的外观质量针孔用5 ~10 倍放大镜检查无效;涂装环境露点控制的知识性错误;规范标准与现行规范不一致违反规定的总则;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的基层含水率定性定量混淆、混凝土表面处理粗糙度标准及露点温度对照表错误;以表面处理除锈等级扩展为涂层耐腐蚀性;钢结构规范对涂层附
本文对网络融合理论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当前的FMC理论,分析了FMC融合技术的特点, 简要得提出铁通公司可选择的融合策略。
分析超100G传输系统研发所遇到的难题,包括CMOS工艺限制接收端信号处理速率,系统接收OSNR需求较高,以及非线性损伤较为严重等。总结了超100G传输的新技术,包括引入OFDM这样的高级调制格式降低波特率,引入新型光纤和放大器等改善系统OSNR和非线性性能、扩展传输频谱,引入灵活的信道间隔,方便多种速率信号混传和调度等,最后列举了基于这些技术的最新传输系统实例。
本文从研究QChat业务流程出发,结合路测数据和QAS平台指标,分析影响QChat业务质量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通过调整寻呼策略等解决方案。
本文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天馈产品需求,描述了一种新型的有源一体化天线产品的设计思路和架构,可大大降低工程实施难度并提升网络性能。文中针对其关键实现技术和应用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现阶段该类型产品尚面临的挑战,最后给出了业界产品进展和应用建议。
配电网络是电网接入用户的关键环节,电力通信专业人员一直在寻求解决电网接入环节的信息通道适用方案。光纤复合相线(Optical Phase Conductor,OPPC)本应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但是需要定长配盘、登高熔接和笨重昂贵的引出装置,使得这一技术无法在配电网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经过反复的研究试验,新的光纤复合相线的光分离金具和相应的引出施工工艺,已经在配电线路上挂网试运行,为光纤接入网络架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