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配置连续复合方螺旋箍混凝土长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10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40个配有方螺旋箍钢筋混凝土长柱,在低周期反复荷载下进行抗震性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及其理论分析,本文对比了螺旋箍与矩形绑扎箍的破坏形态和抗震性能,并提出了长柱方螺旋箍抗剪公式和配螺旋箍时的轴压比建议值;充分分肯定了采用螺旋箍取代普通箍抗震的社会效益与可观的经济效益(可至少节约钢筋11~32%,砼约10%).
其他文献
自大土木专业实行以来,土木工程地质已作为一门单独课程开设,如何将本门课程开设成为具有土木工程特色,以及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后续课程的教学特别是土力学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作者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提出了本门课程的教学思路,即以多形式辅助教学手段,突出与土力学、基础工程等课程关系密切的内容重点讲解,形成具有土木特色的工程地质课程教学体系.
土力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上的变形与强度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环节来传授给学生.与土力学课程密切相关的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活动是加深和巩固该课程的重要部分.实践证明:学生在土力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分析身边的一些工程土问题,掌握好土力学基本原理是成为优秀土工程师的必要条件.
岩土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有些学者称其为很"土"的力学,实际上是指岩土力学的学习必须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在实践中领悟其中的理论真谛.岩土力学情境化教学就是通过创设和营造具有真实工程情境和浓厚工程氛围的工程"实习场",为岩土力学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训练提供具有工程特色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学习岩土力学基本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创造性.本文详细阐述了岩土力学情境化教学的必要
在课题教学中关于概念和原理恰当有趣的议论、比喻和故事将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但亦不能滥用,以免喧宾夺主.这里举一些例子,仅供参考.
双语教学是非英语国家在基础课教学中引入英语授课的一种独特形式.本文介绍清华大学土力学双语教学的一些体会.
实行双语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水平和专业水平,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高素质人才.本文以土力学双语教学为例,从教学定位、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介绍了"土力学"双语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供开展双语教学参考.
课程是南京工业大学面向土木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介绍了南京工业大学课程建设的内容和实践经验,总结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安排,教学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本文通过的具体专题(边坡工程学),引导学生思考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并启发学生去思考岩土工程中的其他问题,诸如特殊土、软地基、工程地质调查等等.同时组织学习小组查阅外文资料,专题学术讨论会,活跃学术气氛.
通过参加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专业考试和考前培训班授课,认识到在本科生土力学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在制定新的教学大纲、编制新教材时,应适当拓宽教学范围,并建议编写教材,以适应岩土工程生产实践对本科生教学提出的要求.
对地基变形计算的假定前提进行了讨论,对地基变形计算的传统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推荐方法进行了原理分析、计算分析和比较,得出了一些结论.给出了地基变形计算的Excel电子表格法的基本方法.提出了一个适于Excel电子表格法的新的e-p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