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注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研究

来源 :亚太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讨会暨中国西部呼吸与危重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ei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B)局部灌洗加灌注抗结核药物在难治性肺结核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将74例难治性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按复治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38例经FB局部生理盐水反复灌洗,然后灌注异烟肼0.3g+链霉素0.5g(或丁胺卡那霉素0.4g).观察两组细菌学阴转、病灶和空洞吸收、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细菌学阴转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7%,阴转所需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组病灶显效率(治愈+显著吸收)92.1%,空洞闭合率31.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8.9%及1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症状好转也优于对照组. 结论:FB局部灌洗加灌注抗结核药物,可加速细菌学阴转,加快病灶愈合,加快空洞闭合和缩小,缩短疗程,对难治性肺结核治疗具有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IL-5介导支气管上皮细胞STAT1蛋白表达及其信号转导途径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豚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据不同时间段分为B1组(0h)、B2组(24h)、B3组(72h)、B4组(5d)和地塞米松干预组(C组).B组与C组采用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与雾化吸入诱发豚鼠哮喘发作,A组用0.9%生理盐水代替抗原进行腹腔注射致敏和激发.观察各组豚鼠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肺功能检查对确定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80%预计值,且FEV1/用力肺活量(FVC)<70%表明存在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逆转.因此,FEV1和FEV1/FVC就成为诊断COPD的金标准.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有国外学者发现FEV1在COPD的治疗疗效中的变化却不如另一肺功能指标吸气容量(IC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是否存在诱发胃食道反流(GER)的因素,GER是否影响COPD急性发作次数.方法:观察2003年11月~2005年9月因COPD急性发作入院治疗的50例患者.入选患者回答胃食道反流症标准问题答卷后被分为胃食道反流阳性组和阴性组,其中16/50患者近1年有明确的烧心、反酸、胃部不适症状,经胃镜检查证实其中13例患者存在胃酸反流性食道炎表现,为GER阳性组,其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感染的细菌学特点以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该院2004年10月~2005年3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入院的患者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以及细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AECOPD细菌感染的阳性率较高,为68.8%.以G-杆菌为主,细菌的耐药率较高.体重指数、发病时间、过去12个月急性发作的次数、口服糖
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个系统性疾病,其病理生理改变不仅局限在肺部,还包括全身效应,体重下降是COPD患者全身效应的一个反映.本研究旨在探讨低体重指数(BMI)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与COPD患者BMI相关的因素,为临床评估病情、预后及防治方法提供新的思路.选取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38人,按BMI=体重/身高2(kg/m2)分为两组:低体重组(16人),BMI<20;正常体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HO-1、TNF-α、hBD-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之间的关系及吸烟与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技术,检测COPD患者HO-1、TNF-α、hBD-1基因型频率分布以及与吸烟的关系.结果: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HO-1L型等位基因频率为23.44%和10.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F-α突变
目的:观察部分液体通气对油酸型兔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及肺部CT影像的变化.方法:16只健康成年大白兔经油酸致伤后随机分为2组,常规机械通气组和部分液体通气组各8只,于各观察时相点检测动脉血气、肺静态顺应性,并于治疗前后行肺部CT扫描.结果:PLV组PaO2从(109±22)mmHg升高到(194±38)mmHg,PaCO2从(53±7)mmHg降低到(45±7)mmHg,肺静态顺应性从(1.3±0
目的:评价血清PCT对VAP的诊断及其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VAP患者(其中11例病情恶化组,16例康复组)分别与用药前、用药后3d、用药后7d进行降钙素原(PCT)、IL-6、IL-8、CRP及外周血WBC计数检测,同时设10例非VAP患者,10例正常老年人也分别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第1dVAP组PCT、IL-6、IL-8均高于非VAP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非VAP组
目的:分析老年人医院感染性肺曲菌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以便有效的控制感染.方法:对2003年8月至2006年4月间经病原学证实的26例老年人医院感染性肺曲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患有1种以上基础疾病,主要为慢性阻塞性肺病(10例)、支气管哮喘(4例)、糖尿病(7例)、肺间质纤维化(5例)、原发性肺部肿瘤(3例)、其他部位肿瘤(4例).先期曾使用广谱抗生素者(26例),使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及前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诱导人原代气道上皮细胞人β防御素-2(hBD-2)的表达,探索呼吸道的先天性防御病原体机制.方法:RT-PCR法检测hBD-2mRNA的表达,West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hBD-2mRNA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人原代上皮细胞有微量hBD-2mRNA表达,不同质量浓度的LPS、IL-1β、TNF-α刺激细胞后,hBD-2mRNA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