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健康修复方法综述

来源 :上海市水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hongt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对河流的破坏导致了河流健康状况受损。针对河流健康出现的不同问题,人们采取了不同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水文特征的修复、水环境质量的修复和结构形态的修复三个方面。水文特征的修复是恢复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的河流水文模式的改变和改善下游生态与环境的条件。水环境质量的修复方法较多,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河流结构形态的修复是要尽可能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保持河流纵向和横向形态的多样性,防止河床材料的硬质化等,目前主要是采用近自然生态工法。对于特定的河流,应具体分析河流健康的受损方面和受损程度,然后根据河流所处的状态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有效的修复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计算机软件两种测试方法:第一类方法是软件功能测试,将其测试结果与用户需求或设计目标结果相比较,若符合即通过,称之谓“工作的”。第二类测试方法是验证软件是“不工作的”,或者说是错误的,即发现Bug的测试,不然就没有价值。文章就这二类测试方法进行优劣对比,和进行分析,提出这两类测试方法各具特点和适用性,供不同需求使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业务已由基于单机的数学运算、文件处理,基于简单连结的内部网络的内部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发展到基于企业复杂的内部网、企业外部网、全球互联网的企业级计算机处理系统和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在信息处理能力提高的同时,系统的连结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但在连结信息能力、流通能力提高的同时,基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不论是外部网还是内部网的网络都会受到安全的
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方面对长江口、杭州湾滩涂湿地所提供的发展空间和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从长江口、杭州湾发育模式、自然演变的规律,利用与保护的历史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及问题出发,提出了实现河口滩涂湿地资源动态平衡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技术路线、操作性方案,以及滩涂湿地自然保护区与非自然保护区调整与置换的具体方法和方案。
本文通过对相关国家规范的分析、研究并结合上海市的水情特性和自然条件的特点,提出了针对上海地区的合理的内河堤防安全加高取值建议,将为今后上海市内河河道的整治和改造提供依据,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及推广应用价值。
作为海岛的崇明历来是上海防汛的重中之重,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地理位置更突前、防御纵深更狭小的长兴、横沙两个岛划为崇明行政管辖,形成了三个相对独立,互不相连的区域,现在崇明的防汛不仅是上海防汛的重中之重,而且是上海防汛的险中之险,如何做好三岛防汛联动工作,应对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袭击,有效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防汛灾害损失,值得深入研究。
区域环境质量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其分析评价方法也多种多样。本文尝试用等值线法对以上海为代表的平原感潮河网地区的水环境质量作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用等值线法评价、研究这一类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是可行的,不但结果准确,而且形象直观,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