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内酰胺的技术进展及趋势分析

来源 :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己内酰胺装置及作用的变化发展趋势,同时还介绍了己内酰胺生产的几种主要工艺现状及最新技术开发情况,并对乙内酰胺生产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一定的预测.
其他文献
介绍了DTS型低温脱砷催化剂的研究开发概况,着重介绍了该脱砷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效果以及催化剂的再生试验和在工业装置上的再生应用,说明DTS型低温脱砷催化剂能满足乙烯裂解原料脱砷的需要.
催化裂解轻油中含有大量有用芳香烃,采用DMSO在接近室温条件下对裂解轻油进行溶剂抽提分离,得到芳香烃浓度高达92﹪以上的抽出物,抽出芳烃主要为苯系物和萘系物,可用于开发导热油、橡塑加工助剂、混凝土减水剂、高芳烃溶剂油等多种石油化工产品.
采用Pd-AlO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液相选择性加氢,脱除混合碳四中的丁二烯.脱除后混合碳四中丁二烯质量分数低于20010,且能够使C中的正丁烯异构率达到20﹪,所得到的C能够满足低分子聚异丁烯系列产品开发对原料的要求.
论述了兰化公司新建的甲基叔丁基醚和正丁烯联合装置的技术特点,采用毫秒炉联产C经改进的乙腈法抽提丁二煤矿后的萃余C作原料,用混相反应精馏技术,使异丁烯深度转化到99.8﹪~99.9﹪,再采用精密精馏的方法从剩余C中分离出高纯度的正丁烯,满足线性低密聚乙烯的技术要求.
结合大庆乙烯联合化工厂乙烯装置的引进、投产及生产操作,对包括裂解、结焦在内的轻烃轻质油裂解分子(计量式)模型的研究、应用做了综合介绍.
采用重油微反装置考察了大庆蜡油催化裂解反应的主要产物随反应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氢气、甲烷、乙烯产率随反应温度增加而增加,丙烯、丁烯的收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存在最佳分布.
介绍苯加氢制环乙烷过程中的Pt/AlO催化剂酸中心的产生、积碳、机械杂质的覆盖及水、硫、一氧化碳等对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寿命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失活后的再生方法.
通过X射线衍射法确定催化裂化催化剂中沸石分子筛晶体的结构,并进一步研究其催化剂中晶体的含量,晶胞参数及硅铝比等与催化剂活性的相互关系,发现催化裂化催化剂中沸石分子筛型晶体结构没有变化,但分子筛含量随活性的降低而下降,晶胞参数与硅铝比的不同,活性稳定不同.
采用熔融酯化方法制备了丙烯酸高级酯,其适宜工艺为:丙烯酸/十八醇摩尔比1.2/1.0,对甲苯磺酸质量分数1.0﹪,对苯二酚质量分数0.5﹪,采用分段升温方法,于110~140℃回流条件下反应6h,高级酯产率可达90﹪以上.测定了丙烯酸高级酯的熔点、沸点和元素组成,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并证实其结构特征与用常规溶剂酯化法制备的产物并无明显差异.
以2-氯苯甲腈(2-CBN)和无水氟化钾为原料,1,3-二甲基-2-咪唑啉酮(DMI)为反应介质,经氟化反应合成了2-氟苯甲腈(2-FBN).筛选出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CBN)/n(KF)=1/2.5,反应温度270℃,反应时间2.5h.产品收率91.8﹪,高出文献报道值达12.8﹪,2-FBN质量分数为99.1﹪.